《卖拐》中的SPIN销售技巧

 作者:叶敦明    129

小品《卖拐》是赵氏幽默的登峰造极,东北话的俏皮、语言欺骗的妙术,活生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时隔多年之后,再回头欣赏,依然觉得是那么的鲜活。生活中上当受骗的人们,如果能够解开其中的骗术,也就有可能远离各种诈术了。

拐,是一个虚拟的刀具,无用之物变成了别人的心肝宝贝,这中间的一波三折正是语言催眠立下的功劳。在最近的市场经理和产品经理培训班中,叶敦明播放《卖拐》给学员们看,并要求他们用SPIN工具解读。在工业品销售中,FAB、FABE、FABEEC、SPIN、4P,是常用的销售技巧。技巧如刀,亦正亦邪,关键是看用它之人如何对待。解读《卖拐》中SPIN销售技巧,一来是为了让学员们更快地熟悉SPIN技巧,二来也是想让他们善用技巧。

SPIN分别代表:情景问题、难点问题、引申问题和解决方案,是高价值产品销售的四个常规步骤。情景问题,是销售人员切入话题的由头。如英国人上来就问天气,销售人员也应该从客户的工作场景出发,一开始就融入到客户运作的情境中,“我要销售”不如“你该购买”来的温柔。难点问题,则是切入话题之后的层层逼近,一旦话题落在客户企业运营的难处上,推销就成了帮客户解决问题了,双方的亲近感大增。

难点问题要抓得准,而且还要借题发挥,放大客户的痛楚,让心中的冲动变成组织的购买行动。引申问题,通常是棒客户算账,看看现有方案的损失,再憧憬优化方案的种种利益,帐算清了,下一步的解决方案也就相对明确了。

S情景问题:下好钩,等鱼儿游过来

拐了,拐了,富含歧义的吆喝声,吸引范伟的注意,并顺势导入越陷越深的谈话。真正让范伟服气的,还是赵本上猜出了他的职业。“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更进一步,还猜出他是掂勺的。

P难点问题,钩上食,免费咨询找问题

就像是算命先生,猜中陌生人的职业,是证明自己懂他的最好范例。明明是没有实质性的问题,那就从细枝末节出发吧。脸大了,是范伟自己能感觉的变化,可这又有什么问题--呢?末梢神经坏死。这是赵本上忽悠范伟的最核心之处。进而引出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大问题了。事情到了这一步,范伟就只能“挨宰”。

I引申问题,放大问题,打击心底最柔软之处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S和P只是SPIN的序曲罢了。I,才是SPIN技巧的高潮。若是你想识破别人的花言巧语,也只有等到他的I出现时,方可观赏“图穷现匕”的凶狠。赵本山祭出了“股骨头坏死、晚期就是植物人”这两大杀手锏,把个范伟搞得头晕脑胀。其实,每个得过病的人,都或轻或重地被医生“恐吓”过。看来,医生也是无师自通SPIN呀。

P解决方案,病急乱投医,人慌易上当

解决末梢神经坏死,就要双脚不沾地,最好的解决方案九子啊眼前:拄拐。乱了方寸的范伟,满心欢喜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希望。滑稽,是吧?只不过我们不是当事人而已。看看那么多基金经理,客户们赔的晕天黑地,他们还能大把地赚银子,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疯狂。谁让我们被基金经理等“投资专家”给SPIN(英语单词,旋转,可以理解整晕了的意思)了呢?

SPIN销售技巧,其实是一种倒着来的分析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抓住客户能够感知的利益,然后向后倒推客户组织运作的掣肘、问题剥洋葱和现有运作场景。之所以搞得这么复杂,就是因为要消除陌生客户的距离感,防止客户对“自来熟”之人的防范和厌恶。叶敦明认为,若是老客户,或者自己的产品方案足够优秀,就又不着这么复杂了,可以直接从N说起,然后以I作为论点、以P作为论据,简单明了。

赵本山和他的创作团队估计没学过SPIN,可他们出神入化的应用比起理论者更有行动力。正是这个《卖拐》,也宣示着赵氏幽默的去社会化,他一步步远离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头扎进人性的弱点,并“残忍地”撕开和解剖,人们在笑声中也渐感人心的狡诈。赵本山,退却了“人民艺术家”的光环,回到了“艺术家商人”的本位,对于企业家而言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可能出自自私的考虑吧,叶敦明期待本山传媒之后的作品,能够从正面的N开始,为百姓生活增添快乐的同时,也能多一份反思,多一份向上的力量。这对赵本山来说,是一个不必要完成的使命,他只是一个艺人。可是,中国只有一个赵本山,如果他能再多一些社会责任感,艺术为人民服务才不会真成了一句空话。

叶敦明
 卖拐,中的,SPIN,销售,技巧

扩展阅读

社会浮躁下的市场经济,俺们的客户是今天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为什么?因为你不是唯一的菜呀。无论是和学员沟通,还是自己以前带销售队伍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大家,你喜欢销售工作吗?很多人都说不喜欢,还有一部

  作者:蒋观庆详情


竞争的激烈,经济低谷时期,企业在营销管理和市场拓展上下很大的功夫。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总是不能得到公司的认可。在多次的企业销售课程培训中,企业对销售技能课程的需求成为了迫切的需要。但如果仅仅是提升技能,

  作者:蒋观庆详情


为什么很多人创业不成功,原因很多。但很多时候是对风险的估计不足和面对风险的对策没有预设有关。做销售培训3年,从最早接触来培训,无论是老师讲的还是书上学习的,往往都是告诉你培训师做什么?怎么做好培训?但

  作者:蒋观庆详情


最近1年,销售谈判的课程需求很大,16年多次被机构采购此类课程。企业营销发展中也逐步回归理性的思考,从冲动到激动回归到企业基本功的建设,核心就是队伍素养的提升。现实中,大量的营销从业人员没有系统的经过

  作者:蒋观庆详情


现象呈现在谈判中,有时候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双方各不相让。经常看到的是价格,货款,投诉处理,合作方式等。比如价格吧,销售员价格基本到了底线,但客户始终在对比,一个不让,一个要求再降价。此类现象在业务中

  作者:蒋观庆详情


系列专题:年终营销盘点临近年底,一年的销售业绩已经定型,又是企业该总结一年的时候了。企业或检讨,或庆功,业绩好的销售人员面临加薪或者提拔。拨开外在的浮华,沉浸在员工队伍之间,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