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之标杆管理法的三项体会

 作者:谭天询    42



    在我们的管理咨询工作中,接受了众多企业的邀请,来为他们做企业内部的标杆管理团队建设,在实际的工作中积累了诸多的感受和体会,以及经验,总结出以下主要三点,与大家共享。


一、要想立“杆”见影,贵在:正、准、恒


  一切的管理方法的创新都是为了绩效,在实施标杆管理来促进团队建设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是以团队最终的绩效来衡量的。所谓“问标杆管理要绩”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目的。但是在实际进行标杆管理的时候却常常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往往立了“杆”,却没了影,或者立了根歪杆,或者“杆”是立了,也很正,却刚见了影子却倒了杆子,以至收效甚少。


  那么怎么才能立杆见影呢?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体会,提出标杆管理团队建设立杆三法则:正、准、恒。


“正”是立什么样的标杆。


  在团队建设的时候,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缺陷,这个时候需要进行标杆要素采样后建立一个逻辑上完美的“稻草人”模型,通过一系列最佳行为方式和标准的有机组合来形成团队中的标杆模型。如团队中甲的思辨力很好,但是行动力差了点;而乙行动力很好却缺少规划;丙很灵敏,具有感召力,却缺乏一定的控制力;丁很严己自律,却失之灵活和亲和。那么在甲乙丙丁四人构成的团队中,这个逻辑上完美的稻草人模型应该是四者最优点的聚合。它超越了单个人的局限性,这样就不至于造成立“杆”时的偏颇,杆“正”便有了说服力。


“准”是怎样衡量标杆。


  标杆模型是建立了,但是没有量化、不具体,也就失去了可操作性。杆子是正了,却一眼望去雾霎霎,摸不着边际,感觉可望不可及,还没开始就失了信心。因此,在确定了标杆模型后,分解它,让它变得细化、量化、阶段化就有了可学习、可对比、可检查、可考核的依据。让标杆看得到、摸得着、做得到才有操作的意义,否则,标杆管理始终是水中月镜中花只可见不可近。


“恒”是要把标杆管理当成常规方法,长期应用。


  标杆管理最大的好处是在持续的检查和学习中进行实践过程的研究,它注重的是在持续的、长期的、不断的工作过程中的方法的探索、揭示、分析、采用、贯彻。在团队建设时,应用标杆管理最怕三天热两天冷的心血来潮症:说我们要开展标杆管理,如何如何,往往一阵风似的刮过去,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刚见了一点效果的影子,却少了坚持,结果倒了杆子,空耗了热情。因此,我们在应用标杆管理的方法进行团队建设时,尤其强调标杆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


二、重视团队标杆建设时的“杆群”效应


  树什么样杆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如果没有考虑到普遍性原则,就有可能树了杆子,但一根杆子弱不禁风,结果还是达不到目的。往往是立“杆”见影了,却孤影孑孓,团队的整体能力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全面提升。


 


  谚语有云:独木难成林。同样,团队建设的时候,标杆要立,但是不是立一个标杆,而是立一群标杆。在每个人的身上找亮点,树立多点标杆,并以多点高度形成标杆群,支撑起团队的能力平面。概括说来就是:从单杆上找高度,在多杆上求平面。

 团队,建设,标杆,管理法,三项

扩展阅读

受博瑞森图书的邀请,在上海博库书城组织了一次读者见面会,演讲的题目是《变局下的营销团队与渠道商管理》。现将主要沟通内容,梳理如下。    一、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1、企业环境快、乱、躁  近

  作者:贾同领详情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一则关于“毕姥爷”的“不雅视频”最近被炒的沸沸扬扬,把一向以幽默著称的老毕推到风口浪尖上。从节目暂停到停职,再到深入调查,看来老毕以后很难以主持人身份跟观众朋友见面了。  视频中

  作者:贾同领详情


中国女排在80年代获得过“五连冠”的辉煌,“铁榔头”郎平也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代名词。笔者还记得那时候的年画都曾有郎平获奖的图片,因为那时候百废待兴,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国人的模范和骄傲。随后中国女排中间起

  作者:贾同领详情


  地板销售渠道特点决定了地板终端销售的重要性,每个商家都在比拼终端的销售能力,很多地板销售企业试图运用各种促销手段来推进地板的销售。地板销售企业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这方唱罢我登台,促销的“噱头”也

  作者:崔学良详情


  国际金融危机稍有回暖,国内建材市场略有回暖的时候,作为中国地板行业最大企业圣象集团的管理学院的执行院长,我现在想的就是如何做好企业的系统性终端培训工作,让圣象在这个金融严冬过后,能够迅速的回暖,并

  作者:崔学良详情


(注:陈步峰先生系中国服务文化新科学的开创者。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酒店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现代管理学院研究员,润石服务文化研究院院长; MBA爱达经理学院教授,杭州金融学院特聘教授。首批

  作者:陈步峰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