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利益超越分歧 亚洲金融合作可期

 作者:未知    88

 5月7日,在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领导人认为,发展中日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对亚洲的稳定和经济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胡主席“暖春之旅”前几天,中、日、韩和东盟13国财政部长一致同意出资至少800亿美元筹建共同外汇储备基金,以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在国际金融市场危机有不断深化、蔓延之势的背景下,东亚外汇储备基金有助于显著增强东亚各国抵御投机性货币攻击的能力,御危机于国门之外。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不公正的症结之一在于国家货币(主要是美元)担任着国际货币的角色,美国由此不仅得以凭借不兑现纸币占用了世界其它国家的巨额实际资源,这笔巨额国际“铸币税”对美国经济的繁荣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动时常诱发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危机。

  东亚是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外汇储备对GDP比率最高的地区,换言之也就是向美国缴纳无形供赋最多的地区,在另外几个方面承受的损失也最大:东道国支付较高收益率吸收的外资大部分以低收益美国政府债券形式回流,要承担利差损失。而且,流入新兴市场的资本以储备资产形式回流发达国家,还开辟了一条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相互作用的通道,通过自我强化机制加剧了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假如成熟市场的动荡导致利率下降,资本为追逐高利率而流入新兴市场,但结果是70%以上又重新投入成熟市场,对成熟市场的利率施加了进一步下降的压力,导致成熟市场资本进一步流向新兴市场,如此循环不已。相反,一旦新兴市场资本流动逆转,其中央银行开始出售储备资产中的债券,就会对成熟市场利率施加向上的压力,从而加速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一旦东亚统一货币能够问世并与美元、欧元鼎足而立,亚洲就大大提高抵御美、欧货币政策变动冲击的能力,并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公正性。

  东亚金融合作利益之重大与其波折之多、进展之迟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早在1995年9月,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就曾倡议创立亚洲国际清算银行,但这个倡议当即被冰封。即使在1997年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开展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之后,东亚金融合作仍然一波三折,从日本政府在1997年9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提出1000亿美元“亚洲货币基金”构想,到此次13国敲定东亚储备基金规模,竟然过去了11年。坎坷如此,固然有美国从外部阻挠之故,但美国得以阻挠,前提也是东亚区域内部存在众多矛盾和分歧,致使外部势力有机可乘。

  促成国家间的区域金融合作,不仅仅是利益,更需要的是胸怀和眼光。历史已经书写过这种“胸襟”诞生的艰难和实践的长久惠泽。为了争夺制海权和国际贸易的主导权,1652—1674年间英、荷两国发生了三场战争,荷兰舰队曾经将战火一直烧到泰晤士河上;但在18世纪的多次危机中,荷兰银行却得到了英格兰银行和伦敦各私人银行的鼎力相助,后者并非出于什么利他主义动机,而是认识到英国的繁荣依赖于荷兰的经济,荷兰危机加重会切断英国的资金来源。法、德两国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积累了两百余年的恩恩怨怨,战后却携手成为西欧一体化的最坚强轴心。国际间没有永恒的对手,只有永恒的利益。东亚各国必将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他们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共同利益终将压倒利害冲突而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继续发展。

 分歧 融合 超越 亚洲 金融 区域 利益 合作

扩展阅读

限购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让汽车市场形势严峻。据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汽车行业进入了年增长率10左右的微增长时代,而“逆势增长”的中西部地区和中低线城市成为汽车厂家的必争之地,刺激

  作者:李欣详情


  题记:中国现代地板行业的发展以圣象集团从德国引入第一块强化木地板为标志,从1995年到2010年已经有了15年的历史,在这15年中,地板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弱小到日渐强大,从竞争无序到逐步走向规范,

  作者:崔学良详情


 前一阵巨能钙事件在某些媒体沸沸扬扬的闹起来,随后又随着卫生部的一纸通告而宣告尘埃落定。在这一事件中,巨能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心中是有百般委屈千般怨,但这笔账究竟应该算在谁的头上呢?有人说它是某些媒体

  作者:陈亮详情


金融数学   2023.03.08

金融数学(Financial Mathematics),又称数理金融学、数学金融学、分析金融学,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动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

  作者:张健详情


与近20年我国房地产业总体上的蓬勃发展相比,国内在房地产金融方面的实践和研究都显得较缓慢,譬如许多专业人士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房地产私募基金、夹层融资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概念还是

  作者:张健详情


  区域高端白酒操作五大主张,从高端白酒的命名、概念塑造着手解读,并匹配品牌运营的系统思考及操作模式的导入,并通过江苏高端白酒国缘的成长路径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给读者全景解决高端产品的成长方式及路径

  作者:张健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