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新高下的央行选择

 作者:巴曙松    144

 2008年2月份CPI高达8.7%。从直接的推动因素看,除了输入型的外部因素外,内部也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是雪灾导致的运输困难加剧了商品的供求矛盾;二是国际大宗商品如农产品、铁矿石等的涨价;三是国内原材料、燃料等的涨价;四是春节因素和翘尾因素。

  这些因素里面有些是不可持续的,例如雪灾导致的供求矛盾正在逐步恢复解决;春节因素也是特例。因此,一季度CPI可能维持在高位,并是个阶段性高点。但是到下半年,随着一些控制手段效果逐步显现,CPI会有所回落。但总体而言通胀风险仍然是比较大的,因为导致2007年高通胀的根本原因(经济结构问题、以及供给方面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缓解或消除,特别是粮食等价格的上涨,目前看来正在成为一个中期乃至长期的问题。

  从2007年全年出现的情况来看,CPI和GDP双双高位运行,说明在经济增速提高的同时,伴随价格水平的提高,这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典型特征。

  央行大规模地发行票据,是对冲国内过剩流动性的一种手段。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看,仅仅依靠对冲并不能消除通货膨胀背后反映的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冲流动性只能为经济增长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以此为结构调整和加快改革赢取时间。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内需,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放松国内服务业等的管制。

  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三种货币政策手段中,在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可供选择的余地十分有限。

  就存款准备金率来说,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率还相对较高,因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依然存在。提高存款准备金不仅可以直接冻结一部分资金,还可以降低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因此调控的效果更为明显一些。

  对冲则是更为常见、更为市场化、但是也是成本更高的一种货币政策操作,因为对冲是需要央行付出成本的。

  过去几年,公开市场操作一直是央行用来对冲贸易顺差导致的过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2008年以来,央行票据的到期量逐渐增大,首先需要发行大量的新的票据来对冲到期票据。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央行越来越依赖的一个调控手段。

  三者比较而言,未来央行可能还会比较侧重数量型的调控手段,即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来对冲过剩的流动性。后者实施的力度应该会大于前者。
巴曙松
 高下 央行 新高 选择

扩展阅读

选择你的船   2023.03.28

 有句古语:“良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这句话有很深刻的含义。  一个年轻人踏上职场,开始了自己几十年的职场、商场旅途,第一要知道到哪里去,目标明确清晰,第二要乘一艘好船,共同与大家齐心协力划桨,

  作者:董栗序详情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不少职场人士选择了创业,但究竟怎样创业才能赢,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获得成功,里面有许多道道值得人琢磨。选择创业者大凡都胸有大志,在某领域做的比较优秀,又不愿长期屈居人下,所以

  作者:董栗序详情


  地板企业选择经销商就像女孩子选择对象一样,除了要看男孩子的长相之外,还要考察男孩子的意愿,最后还要考察男孩子家的经济实力和为人。正是要做到:知人知面,要知心。那么,我们在地板企业这位美女没有找到合

  作者:崔学良详情


银行理财的五大选择   2023.03.20

前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共有千余种,总体上看,中资行理财产品门槛低于外资行。大部分中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一般为5万元。而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却坚持瞄准中高端,投资起点最低为5000美元,高则达到3万美元。

  作者:陈亮详情


有关权威数据显示表明:中国小企业平均寿命2.7年,还不足三年,中型企业可能会比小企业稍微长久一点。如果我们再看到在国内,百年老店少之又少,中国经济的发展史甚至可以说是建立在无数老企业的“尸骨”之上的

  作者:陈亮详情


随着WTO的临近和外贸出口权的进一步放开,国内的中小企业纷纷开始出口业务的拓展,但大多随意性比较强。那么,如何顺利走好厂家出口第一步呢,这里我们总结出一篇文章《厂家出口第一步 计划、选择与评估》出口的

  作者:刘涛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