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的代际传承和全球价值

 作者:未知    122

 看五千年中国文明的繁衍相续,无论是共和国建国以来的近六十年,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相对于任何一个曾经创造辉煌文明历史的完整断代而言,都只能算一段少年时光。今天的少年中国在经历了令世界惊讶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再次感受到一种强烈自信的生长。这个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长达百年的内忧外患中破土而生的少年中国,希望在下一个三十年和六十年,也就是共和国的青春期迎接中国文明的历史性复兴。

  如果只从一代人的人生来看中国文明的历史赓续,三十年意味着一生中最能奋斗的一段时光,六十年就意味着人生的大半时光。对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生人而言,从八十年代歌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变幻陆离的今天,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或许就是生命最值得记取的全部,也许曾经满怀忧患,此后则可能利益至上;对于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生人而言,他们的生命记忆或许是整个共和国的六十年风云激荡,也许曾经怀抱崇高理想,此后则可能否定此前自我,倾力打破陈规;而对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生人而言,他们的生命记忆或许就只有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极度高涨的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也许生活可以放任自由,通胀的巨大压力却不期而至。

  在不同代际的公民心里,这个三十年或者六十年的中国道路的意味可能完全不同。就像对于沿海城市的居民和西部农村的居民而言,这个三十年或者六十年的中国道路实在太不一样。或许每一代人都有理由认为自己这一代人空前绝后,比如三十、四十年代生人会认为抗美援朝和中苏论战确立了中国相对于世界列强的独立性,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生人会认为经济改革带来了中国国力的强有力复兴,而八十、九十年代生人则会认为追求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给中国带来了秩序和稳定。没有哪一代有足够理由声称只有自己这一代人事实上给少年中国确立了不可移易的坐标,因为下一代人的脚步是如此急切和匆忙,如此忙于挑战陈规,忙于创造和革新,忙于制定新的规则。

  人心的距离不仅是空间上的,而且是时间上的。人心的距离是如此的大,人生感受是如此不同,如果仅仅以某一代人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作为一个国家的普遍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如果仅仅以某一地区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作为一个国家的普遍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很难相信这样的历史意识和时代意识能够凝聚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心。

  身处浩瀚绵长的五千年中国文明历史河流之中,每一代公民都应该对本代人的历史保持足够的谦逊,对长时段和宽空间的历史保持足够的敬畏。今天的中国道路是在漫长的历史传统中打造的复兴之路。今天的中国道路正是在五千年文明传统、共和国开国前三十年传统和改革开放三十年传统的共同熔铸中形成的。

  相信很多祖辈父辈的人都在问,在这块热火朝天的土地上,有多少东西是可以确定的,又有多少东西是不可以和不会被改变的。但同时人们又可以肯定地发现,历史的各种传统在顽强地延续,没有共和国开国之后朝鲜战场打出来的国势和独立性,也就难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和西方各种谈判和对话的平等地位和自主心态;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积累,也就难有和谐社会建设增加公民福利的物质基础。如果不珍视历史的传承,即使同时代的不同代际的人也难以找到共识。一代人如何对待自己的上一代人,他们的下一代人就会怎么对待他们,这是中国社会世代相传的朴素道理。

  如果只从一代人的命运看一个国家和文明的命运,很容易就未老先衰,日暮途穷。如果从一个国家和文明的命运来看一代人的命运,则会令人老当益壮,血气强旺。三十年,或者六十年,对于一代人来说太长,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而言却很短。改革开放三十年,或者共和国开国六十年,对于一代人来说几乎尽了一生精粹,而对于共和国而言,可能只是青春期尚未开始的少年岁月。改革开放一代人的青春或许即将老去,共和国和中国文明的新生命可能才刚刚进入青春期。

  今天的少年中国开始迸发复兴的少年精神和青春血气,期待重新确立中国在全球的位置,重新确立中国文明在全球文明的价值。如果只以一代人的三十年放进全球文明的长河中去寻找中国文明的位置,显然会令人有无所适从之感。只有一个世代相续的独立自主的中国和中国文明,才能在全球找到自己应有的价值和位置;也只有这样一个中国和中国文明,才是真正令世界尊重和佩服的国家和文明;也只有具备深厚文明潜力的国家,才有作为大国复兴的资格和条件。

  通向文明复兴的中国道路的青春血气,不是器局狭隘的唯我独尊,也不是毫无自主性的对先发国家的教条化模仿。复兴的中国文明当然应该是世界性的,也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担其文明层面的全球责任。青春中国的成长毫无疑问应该充分吸取世界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养分,不过这种学习应该有一个与自身的古老文明相匹配的深度。要学习西方,就要真正深入地理解西方,而不是随便学习一些格言和名词就混充启蒙者。如果以非常表面的对西方的了解来指导自身的实践,无疑太不负责任。我们今天对西方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今天的中国追求文明复兴的愿望有多热烈,理解和把握西方和世界的历史和现状的努力就应该有多深厚。

  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已经能够比较清醒地看到,在今天的世界,现代社会不仅没有走上通往大同世界的康庄大道,反而正面临层出不穷的各种"现代病"的困扰和麻烦。如何才能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现代社会,避免比较劣质或恶性的现代社会,一直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努力寻思的问题,也是对中国文明的一大挑战。

  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以来建设追求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政策调整,背后即包含了对西方经验的更全面把握。从西方现代国家崛起经验来看,市场经济并不等于自由放任的市场化,也会用国家和社会力量来制约资本,调节市场,避免社会恶性分化和过度不平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二战期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自由主义的崛起。如何进一步理清现代西方社会和思想变化的逻辑,避免只知道念一些人云亦云的教条,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建设和文明积累的重大课题。

  不过中国道路的成长,并不是对西方经验的亦步亦趋。没有理由说中国改革开放就只是对发达国家市场体制的学习,正如没有理由说建设和谐社会就是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学习。也没有理由说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有成就,就只是因为开始了市场化;正如没有理由说建设和谐社会的成就,就只是因为学习了西方福利国家的传统。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与西方现代社会历史之间的确存在某种互动,但中国道路的"果"自有中国背景的"因",要在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历史的传承和断裂中才能得到充分理解。

  究竟是以大胸怀和大努力去真正理解西方历史文明的脉络,以启发在中国具体历史情境中对中国道路的思考,还是轻率地照搬一些并非消化透彻的西方经验,这是对今天中国文明复兴的一大考验,也是对中国道路的青春血气是否独立自主的一大考验。

  中国道路要承担对现代问题的全球责任和历史责任,体现出应有的全球性价值,就必须有足够的价值深度。要有足够的价值深度,就要对全球历史经验特别是西方历史经验有足够透彻的洞察,就要对中国历史传统和整个现代经验有足够的同情理解和代际传承意识。很难想像,一种马虎理解西方历史经验和割断代际历史联系的文明,会是有价值深度的文明,会有能力独立自主地应对各种现代问题的挑战。

  中国道路要越走越宽,就要拿出更大的努力、胸怀和青春血气。"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长征途中对世界的想像。今日中国已经有了比当年雄厚许多倍的基础,也可以对中国文明复兴有更宽广的胸怀,更旺盛的血气。

 国道 传承 道路 价值 全球 中国

扩展阅读

2023年12月14日—12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银星皇冠大酒店主讲第223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延锋集团、远景能源、蒙牛集团、科达集团、晶科集团、浦耀贸易、拓尚实业等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2月7日—12月9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22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东阿阿胶、兖矿集团、圣泉集团、玫德集团、中东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的经管人员参加了3天2夜《

  作者:姜上泉详情


庞大的人口规模,旺盛的用户需求,让中国成为了极为繁荣、活跃的互联网市场。4年前,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在戛纳广告节上向世界介绍,中国网民的特征是热爱社交,娱乐驱动,追求个性

  作者:李欣详情


2023年11月9日—11月18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武汉市主讲第219期-22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并在东莞市主讲《降本增效目标达成》。三菱重工、上汽集团、平安集团、金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9月14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广州、苏州主讲第211期和212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移动、霍尼韦尔、日立、哈曼、奇瑞、温氏、天赐、德赛、劲酒、骆驼、好莱客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9月7日—9月9日,姜上泉导师在长沙主讲第21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兵装、华菱集团、大汉集团、东风集团、新奥燃气、株洲国投集团、湖南电广传媒、贵州湾田煤业等多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