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营销,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者:张燕玲    99

在离北京奥运还有577天的时候,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

限公司推出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别设计的奥运组合标志,同时,可口可乐全新换代即饮塑瓶“随我酷”举行了全球首发,首批产品为7200万瓶带有独特镭射标签的可口可乐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合标志限量纪念版。当无数的企业都在激情地拥挤在奥委会门口,你争我抢地要把大把大把钞票砸到奥运会场里的时候,可口可乐却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诠释着体育营销的精髓所在。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近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最符合奥运精神的前20名企业品牌中,可口可乐赫居榜首。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公众心目中,食品和电子产品是两个与奥运精神关联度较集中的行业。细看你会发现,这些品牌基本上都是所属行业中的国际化市场定位品牌,它们的国际化战略定位早已有系统部署,体育营销只是品牌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公众心目中,为什么可口可乐品牌会与奥运精神如此契合?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内涵与奥运会精神高度一致:奥运会传达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而可口可乐“乐观奔放、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核心品牌价值与奥林匹克精神是相吻合的。另一方面,这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可口可乐公司深刻地明白,体育营销不仅仅是单纯的场内赛事赞助、广告宣传等,体育营销还必须在场外做足够的辅助工作。可口可乐在1996年赞助亚特兰大奥运会时,赞助费是4000万美元,但它在场外所花费的其他营销费用则是4.5亿美元,也就是说,可口可乐每花1美元的赞助费就同时在市场上投入11美元来巩固和加强这个宣传效果。

同样,在电子行业中,我们也发现了像三星和联想这样与奥运精神紧密相连的品牌文化。韩国三星的崛起,赞助汉城奥运会起了关键的作用,2002年,三星品牌价值已经达到83亿美元,跃居到全球34位,成为品牌价值成长最快的品牌,业务遍布全球,但仍然算不上一个国际品牌,而在它赞助汉城奥运会之后,三星一举改变了国际低廉品牌的形象,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大品牌。再看联想,早在2003年4月,联想将积淀了近200亿无形资产的老标识“Legend”改为“Lenovo”,为国际化铺路。而如今联想又与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都灵奥组委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正式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即最高级别的奥运赞助商(简称TOP伙伴)——这是奥运历史上中国企业首次获此资格。这样,联想品牌通过成为TOP伙伴,借助奥运的国际影响力,走向国际的步伐将更稳健、更有力量。

然而有趣的是,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公众认为可口可乐品牌与奥运精神最契合,但当问及“谈到体育运动时,你首先想到的企业品牌是什么”时,公众最先想到的却是三大体育用品品牌巨头,耐克品牌凭借多年的体育营销经验,当之无愧地高居榜首。

这种对体育运动的品牌联想实质上是对那些热衷于借助体育营销传播品牌的传播效果的一个呈现。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公众心目中,三大体育用品品牌最能激发起对体育运动的关联记忆,可见品牌外延的高度一致是激发品牌联想的重要原因。国内的李宁品牌赫然进入前三强,与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品牌同属一列,也反映出李宁作为国内知名体育品牌,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公众心目中已经可以和国际品牌相媲美。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公众心目中,饮料品牌和电子电器品牌在体育营销方面也做得不错,饮料品牌中尤以可口可乐为首,国内的青岛啤酒进入了与体育运动高度认知关联的前20大品牌之列;电子电器品牌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想、海尔集团这些带有民族精神的大型国企品牌与体育运动的关联度甚至高于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可以看出,那些与体育精神有着潜在隐喻一致性价值内涵的品牌,更容易借助体育营销淋漓尽致地传播自己的品牌文化。

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我们把“公众认为最符合奥运精神的前20大企业品牌”和“当谈到体育运动时,公众首先想到的前20大企业品牌”进行对比时可以发现,在公众心目中,那些最符合奥运精神的品牌恰恰是那些与体育运动非直接相关的产品品类,比如饮料、电子产品等,而那些与体育运动最紧密相关的是体育用品品牌。可见,那些非体育运动直接相关产品(饮料、电子产品等)在宣传品牌时通过对奥运赛事的赞助,很好地建立了与奥运精神的强关联,成功塑造了饱满而有生命力的品牌内涵。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而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在美国,体育经济的年产值高达2130亿美元,是其汽车制造业的两倍,在经济领域占据着龙头老大的位置。而中国的体育产业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在2008奥运营销狂潮席卷而来之时,我们需要在认真做好自身品牌的系统性战略规划的前提下,冷静分析自身品牌价值与奥运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品牌的价值内涵和外延层面上都要认真权衡,明白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究竟适合不适合做体育营销,如果适合的话,那些国际品牌体育营销内外兼修的运作模式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品牌借助体育营销的翅膀,真正翱翔在国际化的市场中,也许这才是那些正拥堵在奥委会大门外争着砸钱的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还很 要走 很长 体育 营销

扩展阅读

在位于北京CBD中心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搬来此处办公的凤凰网COO李亚。  在见到李亚之前,他微博上题为《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和《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的博文给记者留下

  作者:李欣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作为厂家的管理层,为了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效率,助力销售,会编制一套营销规范管理制度出来,内容厚达上百页,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诸如厂家发展历史,行业状况,相关法规,厂家文化,品牌故事,产

  作者:潘文富详情


据贵州电视台旗下民生栏目《百姓关注》报道,端午假期,“村超”举办地贵州榕江县共接待游客35.89万人次,同比增长345.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404.55。据机构预估,受“村

  作者:杨建允详情


如今中国网民上网的主流行为已偏向移动化,用户的媒体消费形态也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