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是称职的领导者

 作者:爱新觉罗·启翊    310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水,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胜过水,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水的。弱胜强、柔胜刚的道理,天下没有人不懂,然而却没有人能够去实践它。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能够承担国家的屈辱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敢于承担国家的灾难的人,才能成为天下的君主。”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就像反话一样。

  老子首先用水来作比喻,导出本章的起由。天下最柔弱的是水,它没有硬度、没有形状,总是处万物之下,但是以水来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承受得住。滴水可以穿石,洪水泛滥时高山丘陵为之崩垮,大树也被连根拔起。

  水为什么能够摧毁天底下最坚硬的东西?

  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水。

  为什么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水呢?

  老子用这个问题引出了第二部分内容,自然界和人世间共同遵循的道理:弱胜强、柔胜刚。

  既然这个道理这么简单,大家也都能从水这个自然界的实例中看到这个道理确实是正确的,可为什么按照这个道理去实践的人很少呢?

  大部分人走路的时候,总喜欢头抬得高高的,眼睛看着天空,认为自己是天上地下唯一尊贵的人。大部分人总梦想能够当上一个大官,能够去役使别人,让别人看着自己的脸色行事。大部分人总希望自己创办一个企业,周围围着一大群人,能够获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大部分人总希望自己成为名人,能够在公众场合频频露面,赢得大把的人气值。大部分人总希望自己又帅又靓,回头率高得不得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明明知道柔弱能胜刚强,可为什么偏偏喜欢去追求刚强呢?

  是因为有私欲:因为现实社会的眼前利益和荣誉太诱人了,个人的利益太难以放弃了。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企业,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纷纷如流星般消逝了。现在正在崛起的很多企业,眼睛盯着世界五百强企业,嘴里喊着要成为五百强的口号,随即也湮灭在眼前利益和荣誉的泡沫之中。

  当我们数次研究和回顾世界上最出色的企业的时候,都能发现正是因为他们默默无闻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奠定了深厚的企业文化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错误经验和失败经验后,才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他们成功一次的机会后面往往是九十九次失败的积累,他们成功的经验其实就是不断做好基本功,不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那些产品和服务平平淡淡,而自己却拼命在公众和媒体前面混脸熟的企业。

  所以,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成功企业,往往都是知道“弱能胜强”且身体力行的企业。企业家也是一样。

  一般什么样的企业家能够被人记住并得到尊重?

  只有两类人,一类是企业的创始人,他用自己的勤奋工作、崇高的人格、超越常人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信心,带动一帮人和自己一起奋斗。他要承担企业失败的风险,众人的指责,自我否定的痛苦,创新的迷茫,等等。但当他引领大家步入坦途的时候,他就赢得了团队成员的信任和忠心,他才会被大家真心拥护为企业的掌舵人。

  还有一类人是当企业走入困境,濒临倒闭或被兼并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智慧和锲而不舍的决心说服大家,力挽狂澜,让企业步入正轨。这时候,他要承担自我的孤独,众人的猜疑,外界的怀疑。等到度过难关,重新拨云见日的时候,他也会获得大家的拥戴而实至名归。

  只有引领大家度过难关,经历过坎坷的人,才是称职的领导者。

爱新觉罗·启翊
 领导者 什么样 称职 才是 人才 领导 的人 什么

扩展阅读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中小企业转型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问题,其背后涉及内外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关键原因是:一、 资源瓶颈资金短缺 多数中小企业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盛战

  作者:王韵壹详情


新店开张,肯定要热闹几天。来帮忙的伙伴,自家亲朋好友,多年积累的社会关系和客户资源,被免费小礼物派送吸引进来的路人,各色人等在店里摩肩擦踵。无论是大红还是小红,新店开业前几天,营业额总是要红几天的。不

  作者:潘文富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年初欣闻腾讯入股京东,心想正是优势互补;5月份,几经曲折的京东终于在纳斯达克上市,深感不易;9月份,发现京东在微信上的一级入口上线,并大派红包,欣然加入红包军;中秋节尝到了微信广点通中京东商户的美味大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上学时,犯了错误,总被老爹叫过去:“你怎么能这样做?不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吗?过来,我给你讲讲道理,讲完了你就明白了。”所以一直遗传了这个毛病,动不动也要给别人讲讲道理,或者说给别人“上课”。直到做了

  作者:郝志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