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洋:松下公司的品牌国际化战略

 作者:乔春洋    128

乔春洋:松下公司的品牌国际化战略


松下自1918年创业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营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的家电产品,已形成世界级知名品牌。松下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28家企业,其中132家在亚洲地区。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销售的企业有49家,其中在中国有4家。

松下在品牌国际化战略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即要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内推行该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倡导自来水哲学,面对大众市场,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价值。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其基本方针都保持一致性,贯彻6条基本方针:①开展受到该国消费者欢迎的事业;②在开展国际业务之际,遵守该国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努力使该国的员工理解松下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针;③在全球积极进行技术转移,进行积极的技术交流;④在品质、性能、成本等方面,向顾客提供更高的价值;⑤在实践自主经营的基础上;自己解决持续发展资金问题;⑥和当地员工一起经营,积极录用当地员工、培养本土化的管理人才。

在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品牌管理始终是松下的一个重要课题。松下的品牌商标发展沿革可以概述为:1926年,创建National品牌,并进行商标注册(当时松下幸之助有国际化的意识,曾想把品牌名称改为International);1926年首次使用Panasonic品牌,对美国市场出口带有高保真扬声器的收音机;1961年Panasonic正式在美国市场注册使用;1971年推出Technics商标,主要针对欧洲市场出口高级音响;1974年,追加Guasar商标,当时并购摩托罗拉公司的电视机部门,使用了原摩托罗拉公司的品牌出口。

可以看到,在松下的品牌发展史上,曾经使用了两大基本品牌:National和Panasonic。20世纪60年代以后,松下向海外出口的产品中,白色家电统一采用National,黑色家电则采用Panasonic的新品牌。到了1961年,松下决定在美国销售的所有产品都统一采用Panasonic商标,以突出本企业的品牌。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National品牌商标仍然继续使用着。

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松下决定对旗下业务和经营策略作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2003年4月中旬,松下正式对外宣布海外市场放弃National商标,集中精力打造Panasonic品牌。松下认为,Panasonic品牌自1961年面向北美洲使用以来,品牌价值在国内和海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改革把Panasonic定位为全球性的品牌,旨在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由于在日本国内,使用National和Panasonic两种商标的松下产品各占半壁江山,因此松下决定在日本国内继续使用National商标。

松下在国际市场上使用单一品牌的策略,不仅是为了压缩其经营成本,加强品牌管理,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其品牌价值,强化其品牌知名度,重塑全球品牌形象,巩固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

乔春洋
乔春洋 乔春洋,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品牌战略研究专家、品牌营销实战专家、诗人2011中国十大品牌专家。诗歌思想纯正,格调高远,激情奔放,意境优美。散发着青春的魅力,折射出时代的光芒。
 国际化 松下 战略 品牌 国际 公司

扩展阅读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起源于IBM,是一个中高层用于战略制定与执行连接的方法与平台。至今,华为对该模型的实践应用深度与广度,已经远远超过IBM。华为不仅将这个模型应用于公司

  作者:曹扬详情


鱼缸的水,时间长了要换,不然水会越来越浑。不过,换水不能一次性全换完了,不然的话,鱼受不了,虽然是出于好心地换水,却会导致鱼儿们的死亡。公司的改革也是如此,因为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或是因为

  作者:潘文富详情


直奔主题,考虑投资开家烟酒店,并当成公司的客情管理中心来运营。当然了,老板也许压根就不是做烟酒行业的,也不是做零售的,甚至还看不上这点零敲散打的零售生意。为啥要开个烟酒店呢?换个角度来看,并不是指望这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想通过抖音打造长期品牌的人,同时想在内容平台上赚到钱,应该怎么做呢? 普通人只有看到高收益高增长,才愿意玩命儿地猛干。 抖音智能投放有两个规则,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在抖音投放经验丰富以后,会觉

  作者:mys5518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