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品牌建设常见的误区:明天在哪里?

 729

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出现了一批企业从外贸或者OEM转向自身品牌建设,这次的品牌化的热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比如众多闽派品牌开始崛起,一度央视体育频道被戏称为晋江频道。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品牌建设意识的加强,在很多品类市场都有了相对强势的本土品牌,因此在中国市场建设品牌的资本门槛越来越高,甚至有不少企业感叹道“不做品牌等死,做品牌找死”。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众多的中国出口导向性企业又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外贸市场收到巨大的冲击,同时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口外贸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重大的危机。正是基于这样的危机和中国网络销售市场的发展,诸多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开始转向网络品牌的建设。

出口导向型或者OEM型的工厂能够生产品质可靠的产品,但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在传统媒体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同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线下传统渠道的建设,而网络销售渠道的发展,一方面让品牌营销传播的成本更低、同时渠道建设成本也更为低廉,而且回款周期也得到有效的缩短。因此通过网络渠道实现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的有机结合成为了众多出口导向型品牌的理想出路。

比如服装领域的斯波帝卡、零号男;包包领域的麦包包等品牌都是基于网络媒体实现华丽转身的外贸导向型企业。但是大多数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对于网络品牌的建设还在探索阶段,因此也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

误区一:网络品牌建设短视。凭借着“品质可靠”+“价格低廉”的优势,把商标当作品牌。而忽略品牌价值的定位和品牌形象的建设,从而未能和消费者建立情感上的价值关联。其实在中国市场上“品质可靠”+“价格低廉”的产品多的是,当众多这样的企业进入网络渠道的时候,如何实现差异化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核心问题。

 品牌建设 误区 常见 哪里 明天 品牌 建设 网络

扩展阅读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警察深夜上门”频发争议 网络舆情处置应慎用警力最近“警察深夜上门”又引发新的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是,8月18日,湖南永州宁远一位市民曝光当地某乡政府上班时间大量缺岗,引发网络舆情。8月20日,该市民

  作者:沈志勇详情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看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官方通报成为有关部门回应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通报了事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最近河南某周口妇产科医生因不堪长期被网暴而跳楼轻生。这一沉痛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的危害,执法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应该警惕。首先,要区分网络曝光和网络暴力。在由国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