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再造

 538

一、垄断产业步入变革期
  国内目前的行业垄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自然垄断,即通过对关系公众利益的有限资源的独占、国有独资经营导致的垄断,例如城市的供电和供水系统。二是行政性垄断,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利用行政权力,直接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形成的垄断,例如政府铁道部从事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信息产业部从事电信的建设和经营。三是市场垄断或经济垄断,在竞争性领域中,少数市场主体通过合谋行为或市场兼并控制行为形成的垄断,例如彩电行业以前的价格联盟。第三种垄断形式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凭借自身经营管理优势所形成的,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态;前两种垄断形式,是基于行政特许或资源独占的优势所形成的,这样的企业相对脱离市场环境,所以是变革的主要对象,也是本文所讨论的主要对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航空、铁路、邮政、电力、电信及盐业、烟草等行业,凭借垄断和专营优势在牟取超额利润的同时,造成普遍性的行业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服务落后、技术创新停滞,进而产生腐败和分配不公等深层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上述问题日显突出。于是国家试图通过拆分重组、建立准入机制等方式打破长期以来的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以带动行业发展。从电信的拆分到航空公司的重组,从电力“竞价上网”到建立“行业准入机制”,在一片打破垄断的呼声中,中国的垄断行业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

  二、垄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在当前的变革环境中,垄断行业既要经历包括改制、重组在内的“硬性转变”,又要经历从保守到开放、从行政化管理到市场化经营的“软性转变”。而以“人”和“人的管理”为核心的软性转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些垄断企业变革之后的生存与发展。

  垄断企业基本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大型国企的一般性特征。所以,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管理问题,在垄断企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又由于垄断企业长期处于缺乏竞争的环境中,人力资源像其他被企业垄断的资源一样,不为企业视为稀缺资源,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开发。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层次上:

  在认识层面上,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垄断企业对人的管理,长期以来还处于传统行政管理阶段,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将人管好、如何控制人工成本,忽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的表现就是人力资源部门定位较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

  在机制层面上,管理制度相对缺乏和陈旧。垄断企业对人的管理仅局限于人事管理范畴,强调管理和控制、轻视开发和激励。相应地,人员规划、招聘、培训、分配、激励等制度或者不健全,或者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早已不能适应企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在操作层面上,管理责任缺乏合理分配,有效性差。垄断企业一般实行人事部门直线管理的模式,从定编到加班费核定都由人事部门一手操作。一方面,人事部门管理难度大、工作负荷和压力大;另一方面,直线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不断抱怨人事部门不了解业务、管理不到位。但了解业务和员工实际情况的直线管理者,并不承担太多人力资源管理责任,疏于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忽视对员工的考评激励。员工个人则往往将自己视为被管理对象,心态上与管理者相互对立。以上种种,造成“管理者不愿管、员工不自觉、人事部门管不了”的现象,最终表现出工作效率低,责任心严重不足。

  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根源在于“非市场化”——非市场化的竞争环境、非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非市场化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资源管理 再造 垄断 人力 资源 管理 企业

扩展阅读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杰诺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3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杰诺电器2024年精益管理项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年1月23日,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精益管理第5期项目启动,立久佳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2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立久佳运动器材20

  作者:姜上泉详情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起源于IBM,是一个中高层用于战略制定与执行连接的方法与平台。至今,华为对该模型的实践应用深度与广度,已经远远超过IBM。华为不仅将这个模型应用于公司

  作者:曹扬详情


直奔主题,考虑投资开家烟酒店,并当成公司的客情管理中心来运营。当然了,老板也许压根就不是做烟酒行业的,也不是做零售的,甚至还看不上这点零敲散打的零售生意。为啥要开个烟酒店呢?换个角度来看,并不是指望这

  作者:潘文富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