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走出代价管理的泥坑

 作者:文显堂    664

代价管理是人类社会管理进步的一种方式,即出现问题之后再去改善管理,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也就是说,改善后的管理是通过付出代价而来的。许多社会管理体系的建立,都是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而形成。法律、规章及其行政措施,在其背后都或多或少已经付出了代价。但这种代价管理只存在之前所要付出的代价而避免之后还要付出代价。

本质上,代价管理是一种最愚蠢的低水平管理,因而在当今世界,代价管理造成的恶果已经不被人们所接受。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发达国家,都在追求预见性的管理,力求避免代价管理。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一再强调要增强管理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其意也在于避免代价管理。

不幸的是中国目前已陷入代价管理的泥坑,在不断地为此而付出新的代价。

在社会管理方面,总是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故以后才来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且往往是省市主要领导甚至是中央领导亲自放狠话了,才会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最近发生的校车便是典型的一例。谁都知道,政府有责任确保学校有校车和校车的安全。然而,过去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根本没有预见到校车问题的严重性,即便出了大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责问和愤怒,也根本不当一回事,只有在国务院总理讲话要求有关部门在一个月之内制定校车管理条例时,才开始行动起来试图解决相关问题。假如政府相关部门能有所作为,有预见性地开展政务工作,就可避免这种代价管理。社会的代价管理,不仅让公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也在不断地耗损执政者的威信。又比如房屋强拆问题,本已经是严重损害了执政者与公民的血肉关系的问题,但直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房屋强拆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好,频频发生强拆导致人命案的问题。假如进行有预见性的管理,在出现房屋拆迁之前,就要先立规矩后办事,这样便可以避免人命案的发生而引起社会的公愤。

同样,在经济生活中,中国经济领域里呈现的也是代价管理。经济领域里的代价管理,不仅此前已经付出代价,此后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中国的房地产,由于政府没有对房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房价泡沫的形成,当采取遏制房价、挤掉泡沫的管理措施实施以后,相关利益方都要为此再付出代价,其中包括开发商、购房者以及相关产业,都不可幸免地遭受重大损失。其实,如果政府从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住房的刚性需求大的国情出发,将房地产业作为公众福利而不是当作所谓的支柱产业来对待,有预见性的控制房价,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国的房地产业就不是今天的局面,导致代价付出的多轮性和延续性。因此,经济领域里的代价管理,往往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和不必要的损失。

在当今时代,必须抛弃代价管理,向预见性的科学管理转变,中国尤其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更加有序、和谐与安宁,让经济更加快速健康发展。但要真正实现这种转变,关键在各级政府,官员要立志有所作为,不为作为的唯一结果就是代价管理,同时也要有能力实施预见性管理。预见性管理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已经揭示了各类管理的规律,只要勤于学习,多动脑筋,是能够有预见性的进行科学管理。

我们期待着中国尽快走出代价管理的泥坑,走向有预见性的科学管理的阳光大道。这无论是对执政者、对公民、对国家、对民族,都是一大幸事。
 

 泥坑 代价 走出 必须 管理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