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中国房价暴涨炸药已经埋好

 作者:朱大鸣    1044

针对各地政府微调架空调控政策的行动,住建部新闻发言人做出了回应,三点值得关注: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一方面,要在中央统一政策框架内,落实好对居民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二套房认定标准、首付款比例、贷款利率和三套及以上住房停贷政策,坚决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最后一点是发言人指出,对于地方出台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将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

首套房信贷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从本质上说已经改变了宏观调控。中国房地产市场之所以有着充足的购买力,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信贷充足。中国房价上涨的十二年,也是中国信贷大投放的十二年。信贷大投放一方面导致了通货膨胀,资金被迫进行投机,才能保值;一方面,信贷大投放导致了资产价格上涨。货币政策已经严重不能反映信贷投放量了,在这种背景下,流动性如地下炽热的火焰,不在房地产市场爆发,就在物价上升腾。这是这些年的现实证明了的事情,从根本上来说,宏观调控政策已松,房价就暴涨,最主要的原因是货币超发所致,以至于很多人都总结出来这个规律了。所以,遏制投机性需求,没有管好信贷政策,就是无根的政策。我们多次指出,民间资金十分匮乏,并非是说流动性不足,而是信贷制度极其不合理。正是基于此,中国的税收成本、资金使用成本都是非常高。一些企业可以拿着巨额信贷去放高利贷,去投机,制造“火箭蛋”、“蒜你狠”,去制造土地市场的地王,一些企业嗷嗷待哺,告贷无门。经济两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信贷体制造成的。如果这种无效成本继续增加,经济增长下滑并不奇怪。信贷投放量增加而不调整信贷结构,等于直接房地产作为保值和投机的蓄水池和银行,等于埋下了炸药,专等着地方微调政策突破底线而爆发。这种情况不仅仅将房地产推向绝路,断了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唯一一条后路,还将经济拖向了无底洞。滞胀、失业、无效率,这些可怕的名词并非只是与别的国家有缘。

澳大利亚央行 5日宣布,下调其基准利率——现金利率25个基点至3.50%,该决议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是该行连续第二个月降息,累计幅度达75个基点。全球救市政策只有印钞票一招了,但是,在上述两难的背景下,我们还有降息空间吗?不对称降息可能会成为一项选择,问题是,这样的政策能实现吗?金融利益高于实体利益的时代,这样的政策会出来吗?我们有些存疑。

如果货币继续超发下去,那么,房价暴涨就会有很强的基础。泡沫经济是经济大国转型的最致命杀手。譬如拉美病、东南亚危机、日本的衰落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一位伟人说过,历史的教训就是从来不接受教训。

我们早就说过,限购令并非这轮调控成功的最重要原因,这轮调控之所以取得暂时的成功就是限贷令和信贷投放放缓。投机最重要的驱动力就是避免货币贬值和利用信贷杠杆进行运作。与其说限购令起到了作用,那只是表象:真正起到作用的就是信贷放缓。信贷投放放缓造成了资金饥渴,但这种饥渴是结构问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扬州新政没有及时制止,已经从表面平静的泥潭中投进了一颗小石子,其带动效应在一圈一圈的扩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大局,其后果在不救的将来显现。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样的补丁来补好这个漏洞,中国经济的未来,实在难以设想,因为这种设想,远远超越了预期。住建部能兑现其“对于地方出台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将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吗?实在值得怀疑。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能不能健康发展,中国经济会不会滑向泡沫经济最终溃烂,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抉择时刻了,祝我们中国经济好运。
 

朱大鸣,中国资深财经评论人,企业家。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普陀区区政协委员,上海春之声集团董事长。
现为经济参考报、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和讯、凤凰、搜房等多家全国大网站、权威媒体的专栏作家。
既具有实体企业的操盘经验,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财经评论人中独树一帜。见解独到,许多建议和观点都为后来的实践所印证。
特约撰稿/媒体推广请联系:zdmjack@yahoo.cn或本人助理,电话021-51621058-801 李小姐

 国房 炸药 暴涨 引爆 房价 已经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