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薪酬:全球性趋势及对策
作者:Jet Magsaysay 561
目的就是吸引并挽留住那些经理人,能够使他们致力于企业和企业的目标。
Jet Magsaysay 著
当管理大师举例说明公司薪酬战略时,他们经常引用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林肯电气公司(Lincoln Electric)。该公司主要制造电动机,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最深思熟虑的绩效考核体系。公司多年来的运营成绩似乎也证明了这一薪酬战略的行之有效。
作为薪酬战略的一种形式,绩效工资早已跨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疆界,成为当今最为普遍的薪酬方案之一。它也一直和其他形式进行着交融并汇。其中的两个代表就是:期权和按知识和技能支薪。
期权:失去了光泽?
当股票的价值急剧下降时——去年许多公司的表现就是如此——期权对于经理人的吸引力也就随之减弱。Alpnet公司总裁Jaap van der Meer的经历已经载入了史册: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里,其拥有的公司股票价值从1400万美元急剧缩水到不足715000美元。在股票价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期权已经丧失了留住经理人的魅力和价值。
另一股反对期权的潮流是因为它极大地扩大了公司最高层和中层、底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早就告诫过“在首席执行官们和普通员工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会危及领导者的可信度”。几十年以前他就说过,任何领导人的收入都不应比公司收入最低的员工高上20倍。他认为原因在于,如果首席执行官拿走了太多份额的奖励,将极大地降低所有其他员工的贡献度,从而影响士气。
由于股价的持续下降,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经理人开始要求拿到更多的现金而不是股权。这其实是非常短视的策略,因为公司的现金流出越多,股票的价值就会越低。
绩效工资:名副其实吗?
当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陷入经济衰退、面临不确定性时,绩效工资形式的薪酬战略变得越来越流行和普及。翰威特咨询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10家公司之中几乎有8家采纳了某种变动性的薪酬体系,而1990年时这一数字为10家之中不到5家。
正如林肯电气公司所展示的,绩效工资的确不凡,但正如所有的管理方法一样,它也并非万灵丹!
关于绩效工资的争论其实很简单。赞成方认为它有助于获得最佳员工,反对方则认为这一薪酬体系导致员工之间——特别是经理人之间——的不必要的相互竞争,不利于团队精神。当针对不同经理人的绩效衡量尺度发生冲突时(如在制造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上述情形将变得更为严重。有时,绩效表现优异和表现一般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这也不能有效地激励“明星员工”。
斯坦福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Jeffrey Pfeffer就是反对者之一。他认为,“企业的成功不是个人行为的结果,而是整个系统运作的结果。”翰威特咨询公司的研究也显示,与1990年相比,现在有更多的公司采用此种激励计划,但只有22%的公司认为这一体系行之有效。
要想使其行之有效的关键之一是必须拥有一套深思熟虑的绩效考核体系。许多公司正尝试实行多层次的绩效工资:个人层面的、团队层面的和公司层面的。Pfeffer认为部门层面的或组织层面的效果更佳。
知识工资和技能工资
面临行业巨变的企业要想有效生存,都必须使其经理人不断更新技能和知识。为了有效地激励他们,两项全新的薪酬计划应运而生,他们被称为“知识工资”(pay-for-knowledge)和“技能工资”(pay-for-skills)。已经实施了知识工资的企业有:GE、Polaroid、Steelcase、IBM和Westinghouse。
The Quorum Group的John G Brau认为,技能工资体系的缺陷之一是,要想使这一流程顺畅地运转,企业必须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并且,由于与传统的基础薪酬体系相比,新体系之下的员工进步往往更快,从而导致更高的整体薪酬成本。然而,技能工资体系所产生的利益远远超过其带来的附加成本。
这一薪酬体系成功的关键在于报酬不是基于经理人完成分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必须基于其完成额外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这将有助于招聘到、挽留住那些能够极大帮助企业完成使命和目标的经理人。
例如,MetLife公司拥有46393名员工,但其关注的焦点只集中在250名高层管理人员身上。公司主要基于他们个人的绩效结果和这样一些问题进行评估:他们是否展示了合作精神?是否展现了团队精神?是否创造了明星?他们对待学习和开发的态度如何?等等。
知识工资和技能工资能够帮助企业克服绩效工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像绩效工资会使得员工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过度竞争。MetLife公司聚焦于个人的绩效表现,但同时强调这并不是全部,一个优秀的经理人必须高度重视合作和团队精神。
策略行动纲领
上面描述的三种实践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它是否适合你和你的公司?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天平!然而,仍然拥有一些普遍性的指导原则。Saratoga研究所发现,无论薪酬战略的类型如何,只要遵循了某一特定的设计方法,往往更易实现:
•当薪酬计划满足了设计初始时所设定的目标
•当薪酬计划有助于实现和企业文化以及战略性业务目标相关的结果时
•当薪酬计划能够和组织的特定需要、商业哲学以及运营环境相吻合时
Workforce上指出,就战略性薪酬设计而言,要想取得一项最佳的薪酬计划,下列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奖励必须和企业的战略相挂钩
•薪酬计划的目标必须表达得清晰明确(参与者必须知道经历的内容和怎样才能获得奖励)
•这一计划所激励的行为举止必须和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一致
•激励必须和企业的实际运营绩效和结果相联系
•所设计的计划必须具有可调整性,能够适应变化的商业条件
•计划的所有内容,包括预期的运营绩效和结果,必须表达清晰,能够为所有参加该计划的员工充分理解。
•参与该计划的员工必须亲身参与计划的设计
•参与者必须相信该计划是有价值的
•必须定期对该计划是否实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预期结果进行评估和检查
综上所述,一项成功的薪酬战略所应取得的目标其实很简单:能够吸引并挽留住那些经理人,能够使他们致力于企业和企业的目标。
作者Jet Magsaysay为管理专家,本刊出版人顾问。
扩展阅读
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因保养热潮 2025.08.12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教育培训业2012发展大趋势 2025.08.12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薪酬设计,真的只是“分钱”吗? 2025.07.10
有一次,我们在做企业年度复盘时,老板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年增长不错,但总感觉员工心没跟上,公司气氛有点松散。”这其实并不罕见。很多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忽略了一件事——薪酬不是配角,它本质上是战略的放大
作者:刘伶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把握市场趋势 2025.03.17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把握市场趋势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企业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深刻体现了现代企业在面对快速变化市场环境时,如何通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来塑造和引领未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万物归移—2016中国移动互联网大趋 2025.02.18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4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八大趋势 2025.02.18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30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31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8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2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9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2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9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23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