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兼并,温柔地“干掉”竞争品牌

 作者:樽粮    85


  曾经因为与柯达合资而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的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乐凯集团”),近期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由于彩色胶卷没有被列入今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国产唯一的此类产品乐凯彩卷将无缘新一届中国名牌。

  2001年我国首批评选的57个中国名牌产品,将于今年9月1日有效期满,进入重新评价行列。由于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将胶卷类产品不再纳入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范围,乐胶彩卷将成为第一个失去这块“金”字招牌的老品牌。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有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乐凯没有被列入评价范围并不是由于企业在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方面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彩色胶卷市场发展前景不明朗。早些时候,名推委曾向首都媒体透露,乐凯彩卷从中国名牌出局的另一个原因是,乐凯与柯达合资导致乐凯前景的不确定性。

  乐凯出局中国名牌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本土品牌在与跨国公司竞争合作过程中的命运关注,.因为人们发现,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原有的诸多著名品牌差不多都被被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方式温柔地谋杀掉了。

  合资兼并,各怀心腹事

  合资兼并表面看,就是各具优势的企业间希望通过合作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使企业做大做强.合作对象包括金融资本和外行资本以及同业资本.,对于同业资本,企业间的合作相对比较复杂,双方合作可以分享彼此的企业资源,诸如资金、技术、人才、生产能力、品牌、销售网络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本土的知名品牌大多集中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企业由于体制的原因大多经营效益欠佳,在外企大举进攻的背景下,迫切希望通过合资能够摆脱企业困境.而各地政府把吸引外资作为提高政绩的的一个重要指标,希望通过合资搞活当地经济,他们积极地推进大批国有企业和外资的合作.

  跨国公司的合资目的则较为隐蔽,由于对市场的认识比较成熟,他们通过合资得到的利益远远大于本土企业.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能达到哪些目的那?

  1、 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运作成本

  如果不采取合资的形式进行独立运作,那么外资企业必将独自承担独立建厂、招聘员工、开发市场等费用。而通过合资跨国公司在合资前期可以利用本土企业的现有生产条件和销售网络,尽快地进入市场,同时利用本土企业带来的比较稳定的销售收入可以为其分摊其自身品牌在开拓期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在1994年联合利华与上海牙膏厂双方合资之初,美加净牙膏在中国可以算得上是威名赫赫,年销量6000万支,出口量全国第一,它和中华牙膏是上海牙膏厂两个赚钱大户。合资后联合利华就进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失去了这两大支柱,上海牙膏厂当年就陷入了亏损。

  2、 消除竞争对手,借助市场资源

  对跨国公司来讲,他们对于资金、人才、技术并不缺乏,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市场竞争因素。本土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并不具有吸引外资的优势,唯一让跨国公司青睐的是本土企业的原有品牌和市场。如果不和本土企业合作,那么大家就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而外资企业非常明智采地用了化敌为友的策略。尽管本土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运作水平比较落后,但并不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一败涂地。任何企业都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策略改变自己的市场策略,并会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竞争对手往往是最好的老师,本土企业之前所以效益不佳的原因之一是市场上缺乏高水平的竞争对手。当时的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如果不和跨国公司合作,相信他们也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壮大。可以左证的是,当年在柯达与中国政府达成“全行业合资计划”大举吞并中国感光行业的企业时,乐凯坚持了自己的血统的纯洁,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一直是中国感光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正是由于乐凯的坚持不懈,柯达在进入中国后尽管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是盈利情况并不理想。在日化行业,宝洁公司吞并了浪奇和熊猫等国内著名洗衣粉品牌,以为可以万事大吉,大力推广自己价格不菲的汰渍、碧浪,却不想名不见经传的奇强、刁牌和立白等却异军突起,他们或者采用价格策略,或者采用渠道策略,或者采用广告策略,硬是在宝洁公司的层层包围中杀出血路,这说明,本土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直面竞争中不一定没有机会。  

  跨国公司,温柔地谋杀竞争品牌

  品牌是连通消费者和企业及产品的无形纽带,一个强势品牌是让消费者选择自己的理由,也是让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理由,品牌是船,产品是货,产品只有具备了品牌才可能达到消费者的手中。没船有货只能高价借用别人的船,而有了船装什么货则有很大主动性。 合资企业对各自原有品牌只有一定时限的使用权,因此双方无不想利用合作的平台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而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取决于各方在合资企业中的掌控权。本土企业在合资时往往占有股份低于外企,因此丧失了决策管理权,只能眼睁睁地看者自己的品牌慢慢流血而无可奈何。跨国公司在合资初期获得了较高比例的股份,在随后的合作中又不断地通过增资跨来稀释中方股份。跨国公司掌握公司管理权后,通过冷藏、错位、透支等方式,把本土合资品牌一个个温柔地“干掉”

  1、 冷藏法:对本土品牌弃之不用,任其老化。代表作:广州浪奇

  广州浪奇曾经是洗衣粉销售全国排名第二的著名品牌,在宝洁入资后,宝洁公司考虑到广东是开放省份,人们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直接推出了碧浪和汰渍洗衣粉而停止了浪奇的生产和销售,由于消费者看不到产品也无从获知有关浪奇的任何信息,这样浪奇慢慢地从人们的视野中隐退了。

  2、 错位法:人为地改变本土品牌的定位,使产品偏离目标人群,品牌逐渐凋零。代表作:熊猫洗衣粉和美加净牙膏

  北京熊猫洗衣粉原本是个中抵挡品牌,宝洁公司合资后却提高了其价格,使其达到了汰渍的价格水平,其老顾客因为感觉价高转而选择其他品牌;美加净牙膏原来定位于高中挡产品,合资后联合利华却把它的价格降了下来,结果其目标人群因为感觉不够档次而放弃了对其的消费。

  3、 透支法:不对品牌进行维护和提升,利用原有品牌的影响力赚取利润而来培育外资品牌,本土品牌价值透支,品牌影响力不断下降。代表作:美加净

  美加净在合资前每年的销售数量是6000万,而合资后的销售数量下降到2000万,而合资公司几乎没有在品牌推广上有任何投入。而为了提高其销量赚取更多的利润,还不惜采取了降价的方式,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

  乐凯合资,不要迷失自我

  通过几年的探索,中国企业家们对合资的认识已经变得十分成熟,不控股、不整体合资、不放弃管理权等已经成为本土企业合作谈判的基本底线。 “荒废”已久的昔日名牌 美加净、熊猫、浪奇等也已被老东家成功赎身,而他们想要实现凤凰陧磐需要付出的努力实在是太多了。

  乐凯落选中国名牌对企业来讲无疑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名牌是机构人为评出来的,而品牌却是根植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我们关心的是是否感光胶卷行业是已经走下坡路的夕阳产业?合资后乐凯品牌能否还具有成长性?

  在我国,每年有2。3亿个感光材料胶卷销量的庞大市场,其中乐凯所占市场份额大约 在15%-20%,富士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5%,而柯达高居50%的市场占有率。柯达具有无法超越的市场占有率,只是由于乐凯的存在,其价格方面一直受到制约,因此柯达中国的利润情况并不理想。尽管数码照相技术兴起对感光行业带来一定冲击,并不能简单认为感官市场不具备成长性。中国市场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二、三级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每年人均消费胶卷3.6卷,相机普及率为75%,而中国则分别只有0.1卷和15%,中国普通民众的消费觉醒将为其市场注入强大的活力。耐人寻味的是尽管柯达宣称将把重心转向数码技术领域,但是他们一直没有减缓向二、三级市场开拓的速度。

  二者合资后无疑会在战略上有所协同,在价格方面有所默契。乐凯必须要坚持独立的品牌发展战略,只有品牌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因为和柯达相比,除了品牌我们一无所有。

 合资,兼并,温柔,干掉,竞争

扩展阅读

 回顾我国高校扩招的历程,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

  作者:姜燕芬详情


人品也是竞争力   2023.03.24

较真的人会认为,人品、能力、性格、知识几个词是排不到一起,不能相提并论的。几个词排序,人品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人品好是本。能力弱,可以通过实践、师傅传帮带、培训来逐步提高,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作者:董栗序详情


 前一阵巨能钙事件在某些媒体沸沸扬扬的闹起来,随后又随着卫生部的一纸通告而宣告尘埃落定。在这一事件中,巨能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心中是有百般委屈千般怨,但这笔账究竟应该算在谁的头上呢?有人说它是某些媒体

  作者:陈亮详情


  胡远江:北京海畴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秦永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叶恒武:世界华人报总编辑  随着2005年直销立法年和2006年直销元年的确立,2007年的中国直

  作者:陈亮详情


    摘要: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信誉的竞争是经营道德的竞争,讲求诚信是一种责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必须使诚信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注重诚信文化建设,重视商誉和信用,可

  作者:王珏详情


中国国内物流市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流市场了。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市场发展迅速,格局分散,竞争对手形态各异,客户需求变化快等,在这样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想取得成功,越来越依赖于正确的竞争策略选

  作者:康伟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