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未来几年仍将高速增长

 作者:樊纲    326



    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是否仍能保持高的增长速度?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又应当进行怎样的调整?怎样利用经济的高增长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日前,中国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一次北京举办的论坛上,解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问: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能否保持高增长的趋势?


  樊纲:中国经济确实还能够持续增长,而且中国经济在最近几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过去快一点。这大概是什么概念呢?上个世纪以及21世纪初,中国经济在不出现通货膨胀也不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正常的增长速度如果是8%的话,未来几年这种“正常”的增长速度将会在9%左右,甚至是9%以上。


  问:以上分析基于哪些原因?


  樊纲:第一,由于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体制在改革,技术在进步,中国的企业效率在提高。对此,有很多方面的数据,例如劳动生产率每年增长11%-12%;另外,据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国企业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过去10年年增长率是6%以上,这是很了不起的。发达国家是3%或4%。我比较相信这个数据,它解释了很多问题。


  第二,增长需要各种投入,这几年我们的资本量在加大。一方面国内储蓄仍然很高,另外这几年外国资本流入比较大,外汇储备比较多。在外贸出现顺差的同时,我们还有大量的资本流入,不仅仅是直接投资,还有其他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包括中国企业在国外上市的融资,总之资本量在加大。资本量加大,增长速度就可能快一点。


  第三个因素,是短期的,但这也是客观存在的,就是我们前几年因为经济过热,因为投资过热,投进了太多东西,现在相当多的领域里存在产能过剩。如果我们把这些过剩的生产能力用起来,客观上可以使经济的增长速度再快一点。


  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我认为,中国经济现在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如处理得当,不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也不会发生通货紧缩。至少在最近几年会是这样。


  制造业仍是朝阳产业


  问:您如何看待中国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


  樊纲:中国要持续增长,在一定意义上,不是追求今天我干这个明天就不干;也不是追求今天是这样的经济结构,明天就要改变。“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就是提高效率,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结构就立刻向发达国家看齐。比如说我国现在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美国这可能是夕阳产业,但在中国仍然是朝阳产业。


  创新是一个大概念,不仅是一个技术、一项产品的创新。古典经济学家熊·彼得定义创新是从技术、流程、管理、市场等方面定义。对于传统产业我们应该持续地专注,继续认认真真地做下去。我们可以在世界上把更多的市场接过来,占领更大的市场,直至创造出世界的品牌。我们在传统产业的优势还可以继续保持几十年。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同意要搞什么“提升产业结构”,而是要“扩充产业结构”,就是说,我们已经能做的,要继续做,继续完成转移农民的艰难历程;而现在还不能做的,如高新技术产业,当然要努力去学会做,创造更多的就业。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们大家关心的“三农”问题,才能最终缩小收入差距,才能实现我们经济发展的梦想。


  充分就业阶段尚未走完


  问: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利用经济高增长的有利时机,实现中国经济下一步的持续增长?


  樊纲: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来看,我们仍然是后来者、落后者,我们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我们还应从落后的角度思考经济问题和企业发展问题。


  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还没有走完,什么阶段呢?充分就业,该转移的农民还没有完全转移出来。现在还有2亿要转移的农民,我们可以利用的劳动力优势还会在中国继续存在,为什么能做的不做?我们能够持续挣的钱为什么不挣?只要天下有人穿皮鞋袜子,我们就可以做下去来赚钱。我们需要那些就业机会,我们需要牢记密集型的就业能够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低收入阶层发展的问题。低收入者第一次出来的工作不是电脑工程师,而首先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


  我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还有几十年的发展机遇,这是出于我们自己的就业考虑。我们不能看不起自己搞的东西。例如沃尔玛,沃尔玛现在其实仍是世界首富,虽然家庭的几个人把财产分了,但合在一起沃尔玛仍然是世界首富之一。这就是做针头线脑的一般零售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一样可以做到世界首富。我国目前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我们GDP的结构一定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样反而是失败的。当我们思考未来的时候,要想到在变化当中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我们才有稳定、持续发展的恒心,使我们的事业做好。否则三心二意,再好的产业也不可能持续下去。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穷国,我们还有40%的劳动力在农村,我们创造就业的任务还非常重。如果最近几年可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今后五六年中国经济可以翻一番,再上一个台阶,中国很多问题都有利于解决。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2-19第01版)

樊纲
 中国经济,未来,几年,仍将,高速

扩展阅读

竞争力一定是企业未来的核心能力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包括动态护城河、用户价值、技术驱动等因素。 外部环境如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也可能影响企业生存。或者

  作者:王韵壹详情


未来十年企业设计的“系统竞争力”将决定企业生死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单一的核心竞争力,如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或供应链管理。然而,随着全球经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引领未来企业风向标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企业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企业设计是塑造和预测未来企业发展方向,规划企业未来蓝图的核心,不仅关乎企业当前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更是引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最优路径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   2025.03.17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盛战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