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企业,如何理清产业界限?
作者:叶敦明 299
企业战略与产业演变细细相关,因此搞清楚自己企业所处的产业,尤为重要。产业界限,决定了自己的核心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它是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来,分清自己所处的产业,并非是一件难事。可由于国内产业标准代码不健全,以及大多数企业喜欢玩多元化,产业界定就显得有些错乱。你没把一家企业当成对手,可他却全心全意地瞄准你,一明一暗之间,企业战略的效率就会大受影响。
一家主要生产全钢承载轮胎的企业,也生产一些非承载轮胎、轮毂,因为产业链的关系,也经营上游的橡胶和化工制品,那么该工业品企业如何界定自己的产业界限呢?从主流客户和供应商的角度看,这家企业应该划入到承载轮胎产业。但企业老板的思路,可能已经把自己归入到汽车零部件产业。还有一种可能,如果该企业持续做大橡胶和化工制品,那么化工制品产业就成了新的产业边界。叶敦明认为,三种不同划分的产业界限,注定了该企业战略制定的三种视野。看错,就会做错。
产业界定,对于国内工业品企业而言,是一件难事。原因有三。第一,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标准。以产品为导向的产业划分,过于看重技术平台、生产工艺,不能很好地与客户、供应商对应,不符合当今的营销时代;第二,公司内部的看法不同。高层喜欢看“大”产业,为自己的企业腾出更多的想象空间,而营销部门喜欢用细分市场来界定产业,技术研发部门则关注新一代技术的应用范围。;第三,下游经销商的跨界经营。一家压缩机企业、一家冲击钻企业、一家碎石机企业,可能无意中共用了一家区域经销商。三种不同的产品类型,在经销商的眼中,都归入动力机械产业。
叶敦明发现一个现象,企业营销部门喜欢把产业界限划窄,一个偌大的产业,变成了几个细分市场的小版块,一则容易研究市场、锁定对手,战略制定变得轻松;二则可以夸大自己的业绩,细分市场领导者的字眼,充斥在战略规划、年度总结等各色报告中,自我陶醉感弥漫一时。不管有多难,产业界定都必须理清。要理清产业界定,就必须遵照“三看法则”。
一看,客户和供应商是否相同。
如果一组企业拥有共同的客户和供应商,仅凭这“第一看”,就可以判定他们属于同一产业。比如几家除尘器企业,他们主要客户都是水泥、钢铁和发电企业,而且供应商也主要是行业知名的几家企业,企业员工在技术、营销上的互通性较强,员工跳槽之后很快就能适应新企业。
如果客户和供应商只有一个相同,就要看客户选择卖家、供应商选择买家的决策依据。有一个5%转换法则,就是当价格下降5%后,客户和供应商另选新的交易对象时,就可以判定这一旧一新的两家企业,属于同一个产业。还有一个经验法则,如果25%以上的客户或供应商,对两家企业供应产品并没有明显倾向性,那这两家企业也属于同一个产业,不管在产品层面上他们有多大区别,比如一家光伏电企业与另一家风能企业。
若是客户和供应商都不相同,叶敦明认为:从大概率上看,他们不属于同一产业。但有时候,他们仍可能是直接竞争者,有应该划入同一产业。一家以西北地区为主、主要客户为水泥企业的除尘器供应商,与另一家以华东地区为主、主要客户为电力企业的除尘器供应商,虽然大产业相同,但细分产业完全不相干。但若是其中一家供应商跨入到对方的边界,那么就成了直接竞争对谁,产业界限从细分市场转变成工业除尘器的大产业。
二看,有没有共同的竞争意图。
如果单从客户和供应商的角度,无法区别一组企业是否属于同一产业,那就得二看他们的竞争意图了。比如,像华中自控这样的机床再制造企业,一般来说,他们是机床产业的衍生性服务公司,与主流机床企业并没有形成直接的竞争,因此,划入到机床服务业更为常规一些。可是,如果华中自控的再制造机床,已经渗透到机床企业的主流客户的采购清单时,它就已经成为竞争对手了。不管是否有意,竞争意图在客户那端,看的一清二楚。
有些工业品企业喜欢唱高调,动不动就宣称自己欲进军某某产业。叶敦明认为,光有竞争意图还不够,必须要有竞争能力作为后盾,而且,这种竞争能力是被目标客户认同--的。产业界限的虚虚实实,可见一斑。
三看,技术平台是否相同。
若是一看、二看,还是没能理清产业界限,那就必须祭出技术平台这最后一个武器了。飞利浦以光电研究为核心,生发出照明、医疗仪器、电子等相关产业,尽管外在的产业界限毫不相干,而内在的技术平台却是同一个。
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平台这“第三看”,不能单独应用。否则,技术要素就会占据压倒性,本身清晰的产业界限就会再次模糊起来。而且,叶敦明认为,技术平台视野,通常适合适度性、激进性演变产业,因为新技术往往打破原有的边界,能为有远见的企业寻找到更为有利的战机。
同样是印刷,传统的平版印刷和先进的数字印刷,就不属于同一产业,虽然他们的客户群存在着较大的交叉。技术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两个产业处在完全不同的演变轨迹。平版印刷因为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它处在极度动荡的激进性演变,而数字印刷已成未来主宰,平平安安地进入到渐进性演变之中。
客户、供应商、竞争意图、技术平台,构成了产业界限的四个要素。产业界限,就是告诉你在哪儿、与谁竞争、与谁结盟,又想要得到谁。只有产业界限理清之后,工业品企业才能确定自己所处的演变轨迹和变化阶段,企业战略也才能与之产业趋势匹配。顺大势者,最得先机。

扩展阅读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第258期食品企 2025.06.12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 2025.04.18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 2025.04.16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 2025.04.16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2025.04.14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 2025.04.14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7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1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