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资源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林伯强 331
1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资源税改革方案和具体实施条例有望今年出台;税务总局正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目前我国资源税率过低,扭曲了市场价格,不利于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有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要点是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和扩大资源税目。资源税的改革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资源税是通过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稀缺性资源利用和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政府可以通过征收资源税来矫正经济活动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寻求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平衡。随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恶化,资源税目的逐渐转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现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及环境影响征收的资源税,可以促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税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讨论。一是制度性的调节机制,比如累进税制的资源税。二是相机抉择,如在经济高涨时期,资源需求加快时,政府可以实行增税的紧缩性税收政策,通过提高资源税率,或设置新税,扩大征收范围,降低起征点和免征额等等,以缩小总需求。此外,资源税还可以通过再分配来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资源税可以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级差收入归国家所有,排除因资源优劣造成企业利润分配上的不合理。
资源税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产量来实现。在短期,当市场价格不变即税负不能转嫁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税可以刺激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而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如果价格可以提高,即税负可以转嫁时,企业就可能选择增加产量来获利。因此,如果是为了抑制短期资源的过度需求,政府就需要在制定资源税时考虑如果税负可以转嫁时的情况,即资源税是否增加了产量,从而增加了资源需求。
资源税对消费者的影响大致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即政府对资源的税收增加后,由于资源价格上升,购买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对资源性商品的消费降低。替代效应是指资源税使资源性商品的价格相对上涨,消费者降低对该商品的偏好,寻找其它无税的或轻税的相关商品来代替。例如,国外为了抑制燃油消费而征收的燃油税。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不同商品的税率差,税率差异越大,替代效应越强。因此,要达到抑制消费需求的目的,资源税率必需足够大,才能有期望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资源税对产业投资的影响是,它一般会降低相关产业的投资收益率,因而会减少投资。如征收资源税可以用来抑制增长过快的高耗能产业投资。在设计资源税时,对资源企业生产成本扣除范围和标准(如折旧)、减免税或税收优惠的规定,直接关系到投资收益的大小,对投资有实质影响。若资源税没有降低投资收益率,对投资的影响可能是中性的;若税后实际上减轻了所得税负担,名义上投资收益率降低了,而实际投资收益率却上升了,反而会刺激投资增加。因此,资源税的合理设计很重要。
与任何一种税收一样,资源税对收入分配会有影响。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源税,增加资源性生产企业的成本,减少尤其是垄断性的资源行业的利润;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以利用税收收入来补贴需要扶持的行业和用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如资源税中的资源耗竭费。由于资源税会推高价格,从而影响消费水平,影响大小取决于课税范围和税负能否转嫁。如果税基范围宽,税负转嫁就比较容易,最终商品价格因课税而上升的幅度大,对终端消费影响也就较大。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该努力以可承受的价格为每位公民提供一些资源性产品的普遍服务,并以实际购买力来考虑人们用于能源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力图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对资源税的终端消费影响也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市场结构对资源税的影响有很大作用。市场越具竞争性,资源税转嫁给消费者越难;越具垄断性,向消费者转嫁越容易。资源性产品的上游开采和生产企业,大部分处于垄断地位,能将资源税的大部分税负转给消费者。而竞争相对激烈或产能过剩的下游企业,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短期中单个企业很难通过提高价格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只能通过提高效率等办法来内部消化增加的成本,但长期可能会促成整个行业的提价,从而实现税负的部分转嫁。现阶段的节能减排,抑制高耗能产业是首要目标。钢铁、水泥等是典型的高耗能行业,为了打击高耗能,就应当加快资源税改革。
无论如何,短期资源税会提高资源性产品和替代产品的价格。但是,资源税会提高企业的开采成本和生产成本,会迫使低效企业退出市场,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而且,较高的资源性产品和替代产品的价格可以抑制需求和节能。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是资源少涨价的必要条件。当二者相互抵消时,长期资源税有可能是降低而不是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
总的说来,资源税的要义在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效率,决策则通常是短期和长期、今天和明天的选择。做出何种选择,考验的就是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和智慧。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扩展阅读
中国教育培训业2012发展大趋势 2025.08.12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 2025.06.09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万物归移—2016中国移动互联网大趋 2025.02.18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4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八大趋势 2025.02.18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盘点:移动支付 2025.02.18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2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 2025.02.18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5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8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3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9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6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5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6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9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