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与上海贸易发展战略位序
作者:郑韶 602
思之再三,感觉问题不能就此打住。就说日本爱知世博会吧。它所提供的超“自然的睿智”、活灵活现的机器人,以及高度环保到会展收场后“片甲不留”尽归绿油油一片山地的做法,的确给人印象深刻。但是,除了一个所谓“味噌(调料)博物馆”,它没有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留下更多有动能的物质力量。首席制作人福井昌平为此有点遗憾,他因此“祝愿上海世博会后能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那么,上海世博会后应该留下什么样的财富呢?何种财富才称得上是宝贵的?
笔者觉得,世博会最具合理性、最富带动力、最能体现国家战略和人民福利的财富,应该是一种长效机制,一种制度财富。那就是贸易,内贸和外贸、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实体贸易和网上贸易、一般贸易与技术贸易、补偿贸易、国际贸易等等所有现代贸易的加总和商品市场的总和,同时建立起促进贸易的市场环境和管理体系。总而言之,上海应当趁世博之势,一跃而上,尽快建成真正的、国际性的贸易中心,并以此为推手、为龙头,带动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这样说的理由何在?
首先,揭开世博会绚烂多彩的“面纱”,其本质就是贸易,就是做生意。展会本身,就是商业贸易大集市。1851年以来多国轮流举办的几十届博览会,就同千百年来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贸易集市一样,是商品的生产者、转贩者、消费者的聚会。虽然它被越来越多地注入和附加了非经济的、非贸易的因素如科技、文化、社会、环境等等,以及国家、国际组织、城市等等政治性概念,还有大量的外围支持结构所进行的社会性活动。附加其上的东西太多了,以至或多或少使世博会的贸易本质被掩盖或虚化了。但是归根到底,它要达成的恒久使命和终极目标仍然是商品供求的有效对接,参会的基本主体仍然是厂商和消费者。有人因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忙活中。笔者希望,主事者能在百忙之中留一份清醒,关注世博会与贸易、与会后上海的贸易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事先谋划,创造环境,组织安排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厂商在会展期与全球厂商充分、广泛接触,无限贸易商机就能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上海作为交易各方活动的平台和信息交汇、人员往来的中心,力争在此期间提供一流的软件与硬件服务,争取更多的贸易厂商把自己的分支机构、重要部门乃至区域总部、全国全球总部移驻,藉以加速集聚商贸市场的全球联系和全球性商贸人才。上海的各类贸易将因此而更加兴盛,上海服务经济的就业和创业机遇将因此得以增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不就能趁势而上、加快推进了吗?
其次,国际贸易中心在“四个中心”战略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如同大办世博会却淡看了它的本性是贸易一样,在“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组合中,人们看到的是多年来一贯地重视金融,因而有近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和金融高层新领导的配置。从洋山港、空港的大建设也明显看出,近年来航运被高度重视。但是,贸易的重要性为何,它与其他“中心”的关系、定位为何,直到眼下,贸易中心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均语焉不详。这个不详事关重大,笔者在此不能不细加剖析厘清。
据研究,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一般有两途,一是“自然发展型”,二是“政府推动型”。前者典范如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香港等。后者榜样如新加坡、巴拿马等少数地区。前者大大多于后者,且后者成功率极低。所谓自然发展,是指一地因交通运输之地利,货物贸易率先兴盛,引发航运需求大增,两者引发的金融需求使作为服务业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跟进发展,再加上修造等工业随交通、建筑、通讯等需求的增长而兴起,从而贸易、航运、金融的中心一般也是工业加工中心。四者汇集互动共荣,国际性经济中心由此自然发展形成。
上海在上世纪上半叶能成为“远东巴黎”或金融中心,正是以当时内外贸易吞吐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的重要地位为前因、为基础的。外滩众多内外资银行直面黄浦江上码头和货船而开,形象地表露了金融首先服务于、依赖于贸易、货运的历史事实和经济规律。当然,现在我们可以集国家、政府之力造金融大楼、给优惠引金融巨商,走政府推动之路。但是,若因此而忽视了国际“中心”实质是市场中心或中心市场,或轻置了贸易在四中心建设中作为市场起点和初始动力的重要性,而专力筑高金融平台和航运设施,恐怕会有几种弊端留下:其一,金融服务业因融投资需求增长滞后而成空中楼阁;其二,航运业因货物运量不足而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减低港口竞争力;其三,无法利用商贸致富的乘数效应:由于贸易的相对低门槛可以让更多的商户甚至个体户直接参与内外贸易及相关服务,从而能使更多普通百姓从贸易的就业、创业中找到致富之路。
所以,笔者提请各方注意,务请勿轻置贸易,务请将贸易中心建设置于应有的政策地位,务请将世博会置于上海贸易发展战略中一个历史性契机的重要位置。如果开好世博会——发展大贸易——加快贸易中心乃至其他中心的建设步伐的思路成为大家共识,方方面面践而行之,久之,则上海的国际中心可期,上海服务长江流域和全国的作用就可以实实在在地显示出来了!
扩展阅读
中国教育培训业2012发展大趋势 2025.08.12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 2025.04.16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2025.04.14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 2025.04.14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破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 2025.04.11
企业设计:破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局并非偶然,其发展阻滞本质是系统性的战略失衡——既暴露了企业基因中的内生性缺陷,又折射出外部生态的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实现企业竞争力战略 2025.04.07
企业设计:实现企业竞争力战略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构建和优化企业的整体架构,包括战略、组织、流程、技术、文化等。在企业设计的框架下制定公司战略,能将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8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9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5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21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8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9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8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21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