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我国企业特点的HRM系统制度设计建议——3P模式
作者:林泽炎 304
就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或许并不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念、思想,但十分缺乏将这些理念、思想体现、外化出来的规范化技术。因此,我认为目前有必要就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规范化。只有首先将核心技术规范化,并努力在企业实施,才有可能健全、完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技术。另外,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技术越来越细化、微观化、具体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以个体的“人”和特定的“事”及“岗位”为核心,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这三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且以“岗位分析”为起点,绩效考核(针对企业、部门、个人)为中心,工资分配作为一种呈现给员工、企业的结果,这一逻辑顺序似乎越来越明显。这两点或许就是3P模式,即职务分析和岗位(POSITION)分析、绩效(PERFORMACE)考核与工资(PAYMENT)分配等,提出的主要理由。
目前,促进国内企业改制,规范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步入经济发展良性轨道,构建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
一般来说,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国内企业的现实特点及改革难点,它们主要体现在用人制度及工资分配制度上;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思想:“以人为本”;
(3)以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制度作为载体,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为此,我们建议目前适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制度的创建应参照以下具有自我诊断功能的核心生态系统进行(见图):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方面。但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国内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看,都不可能建立如此全面、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为了适合目前国内企业的现实特点,降低管理成本,只要抓住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岗位职责、工作考核、工资分配等方面,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就可以避免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迈上较为规范化的轨道。在这里有以下几层含义:
(1)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远不止职务分析和岗位(POSITION)分析、绩效(PERFORMACE)考核与工资(PAYMENT)分配等。但就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或许并不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念、思想,但十分缺乏将这些理念、思想体现、外化出来的规范化技术。因此,认为目前有必要就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规范化。只有首先将核心技术规范化,并努力在企业实施,才有可能健全、完善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技术。
(2)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尽快摆脱传统人事管理的思想束缚,在一切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及实施中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本质,即: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
(3)国内企业在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时,应主要关注并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3P模式。即:首先,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职务分析,明确所有员工各自的岗位(POSTION)职责;其次,根据企业的岗位职责,设计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PERFORMANCE)考核方案和工具;最后,使用绩效考核方案和工具,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计工资(PAYMENT)福利,乃至奖金发放方案和工具。
(4)企业在构建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模式的同时,当然不可忽视其他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是,更为关键的是,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有必要加强这一核心管理系统的自我诊断工作。
国内企业在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时,主要关注并导入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技术——3P模式的内涵及操作步骤为:
(1)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职务分析,明确所有员工各自的岗位(POSITION)职责。开展职务分析,应收集以下信息:(1)工作内容是什么(What);(2)责任者是谁(Who);(3)工作岗位及其工作环境条件等(Where);(4)工作时间规定(When);(5)怎样操作(How)及操作工具是什么;(6)为什么要这样做(Why);(7)对操作人员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如生理、心理、技能要求是什么(What);(8)与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关系要求是什么(what)。
为了收集这些用于职务分析的信息,一般采用观察法、问卷法、关键事件分析法、访谈法、工作日志分析法、事故分析法等。其中观察法、关键事件分析法、访谈法、工作日志分析法、事故分析法主要用于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科学的分析要素和相关的可量化规律。问卷法虽然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但就目前国内外的使用情况来看,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职业研究中心开发的“职位分析调查问卷(PAQ)”就主要用于定量分析,以便获取更为具体、详细、量化的职务信息。采用问卷法进行职务分析时,首先是通过定性分析,找到有效搜集各种职务信息的分析要素、指标;其次,是用语言恰当描述这些要素、指标;再次,给每一要素指标语句赋予适当的评定等级数字,便可形成一初步职务分析调查问卷;最后,是使用这一初步问卷进行规范的抽样试调查,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就可得到一较为科学的正式职务分析调查问卷。使用这一职务分析问卷,就可以达到较为科学的职务分析信息。
(2)根据企业的岗位职责,设计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PERFORMANCE)考核方案和工具。考核工具一般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其考核结果以数字的量化形式表达;考核形式最好采用员工个人、部门、直接领导、间接领导等共同参与的立体考核形式;考核方法主要有等级法、要素考核法、量表法等;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可以涉及整个企业、部门及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个人,并进行面谈是十分必要的。
(3)使用绩效考核方案和工具,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计工资(PAYMENT)福利,乃至奖金发放方案和工具。此方案的设计涉及三部分:①考虑保障员工个人的基本生活,这是员工所得的固定工资,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的有关政策;②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及员工的相关情况,使用面谈或宣传的方法,为相关的岗位设定可变的工资待遇;③综合考虑整个企业、员工个人和部门的经营业绩,根据这三者的业绩情况,设计相应的员工薪酬中可变部分的发放方案。其中关键的是如何确定三者各自所占的权重系数。在这里可以有效地体现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思想。
2.3P模式应用效果评价
根据我们在几家企业的实验发现,3P模式贯彻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抓住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适合我国企业的特点,降低管理成本,易于操作。具体表现:
(1)3P模式中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三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便于构建整体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它们三者的有机联系,可以充分体现公正、合理、科学、竞争的原则。
(2)这一模式能有效强调个人努力与团结协作的统一性,员工个人命运与公司命运一体化;
(3)不强调资历,只看重现实的工作表现,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工资待遇、奖惩相互依存,考核是客观依据,待遇、奖惩是结果,工作报酬和工作奖惩的统一性。
这样将逐步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避免“人治”、主观臆猜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对事不对人,充分调动各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强调团结协作,促使公司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
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以下几方面对3P模式的有效推行有着较大的影响:
(1)领导,特别是决策层领导的观念更新是十分必要的,在企业运行中应逐步导入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
(2)推行3P模式的同时,应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建设;
(3)旨在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提高其管理水平的3P模式,有赖于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否则,员工的素质将会成为企业推行3P模式、发展上台阶的一个巨大障碍。
扩展阅读
薪酬设计,真的只是“分钱”吗? 2025.07.10
有一次,我们在做企业年度复盘时,老板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年增长不错,但总感觉员工心没跟上,公司气氛有点松散。”这其实并不罕见。很多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忽略了一件事——薪酬不是配角,它本质上是战略的放大
作者:刘伶详情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第258期食品企 2025.06.12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连锁零售系统的打补丁 2025.05.07
在电商高度发达的今天,实体零售店还有多大的生意机会?客观地来说,消费者现在是不缺商品,不缺活动,更不缺采购端口,由于选择面更大,自然也就更挑剔了,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实体店,都得要升级,来面对更加挑剔的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 2025.04.18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 2025.04.16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 2025.04.16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1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