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道场败于文化瓶颈

 作者:张满志    1008

<广告>据报道,五谷道场房山厂区已经贴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封条,原因是欠下供货商近1000万元货款和银行的4000多万元贷款,五谷道场被多名原告起诉并败诉。

这一消息的迅速传播,标志五谷道场的失败已成定局。

五谷道场的失败让人惋惜之余,关于其失败的评论也很多:

行业分析人士冯启如此评论:五谷道场扩张太快造成如此局面。五谷道场几乎是同时在30多个城市设立办事处,并导致资金链紧张。

王利锋在《五谷道场崩盘之谜》总结了五谷道场的运营管理四大误区:冒进扩张;用人无当;融资不当;战略不当。

参与过五谷道场事件营销策划的秦全耀在他的博客里评论道:“不可否认,陈宝国的广告帮了大忙,使得五谷道场先入为主,突破了油炸方便面的“巴列夫防线”,首战告捷。但好景不长,为什么?有人说是行业的联合围剿,有人说是资金链断裂,有人说是任立出走,团队溃乱。秦全耀认为这全是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个“萧墙之内”就是非油炸方便面。一个光侃健康,口味上却叫人有些难以下咽的大众食品,怎么会有好下场。吃方便面是吃饭,吃饭不是去医院,在中国开的药膳餐厅为什么难以成功,因为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始终是口味第一,这才是人的本性。至于为什么资金链断裂,还不是市场受阻。至于副总任立为什么离任出走,只是见解相左吗?否。树倒猢狲散,“面”难卖,还不颠,为那般?”

。。。。。。

这些评论从各自的角度看,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还很深刻,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五谷道场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还是文化瓶颈问题。

我在《破解文化瓶颈的两条“锦囊”》中曾说过,文化瓶颈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隐藏最深的瓶颈,多数企业很难发现和正视它。在文化瓶颈已经严重制约企业发展或危害企业生存的时候,企业往往都意识不到,还一味的从其他方面找瓶颈进行盲目突破,结果是越突破问题越大,造成瓶颈放大效应。对于快速发展中的大中型企业,如果出现瓶颈放大效应,多数情况下是致命的。

我们很多企业家很迷信品牌,似乎有了品牌就有了一切。君不知没有深厚文化根基的品牌是很脆弱的。三株、旭日升、秦池等知名品牌,往往都是在企业发展到如日中天的时侯轰然倒下。最致命的是什么?是在关键时刻,供应商不信任你,员工不信任你,舆论再来个推波助澜,任你有三头六臂,也难逃失败的下场。

为什么说五谷道场是文化瓶颈呢?因为五谷道场最基本的诚信在逐渐丧失。早在2007年8月份,北京地区的一位从该品牌2005年一出世就做一级代理的经销商就抱怨,“去年同期销售最好成绩一个月就可达二三十万元。但是现在一个月最多只有五六万元。由于欠货问题严重,他已经和五谷道场业务员沟通,把当时交给该公司的保证金都换成了产品。”他表示,主要是现在心里太害怕了。现在是一定先让我看到货,我才敢给钱。因为这半年来五谷道场就不正常,打过钱去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见货。

重庆《西南商报》就曾以“百万货款掉陷阱,众多商家被‘套牢’”为题报道了中旺集团四川分公司涉嫌挪用当地经销商货款高达100万,长达8个月之久。

一些离职的员工曾向北京媒体透露,2006年11月公司开始大量拖欠员工工资,有的长达半年。2007年上半年,中旺集团下辖各地分公司员工甚至总部员工,至少有2000人离职。

。。。。。。

以上事例说明,企业是在自拆根基。

可惜呀,在企业步入如此危险的境地,才华横溢、一直“重视”企业文化的的王中旺,从来没有意识到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他们还以为是资金问题,全力以赴高融资。即便是融资成功,也只能解一时之急,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五谷道场的企业文化不出问题,即便是遭遇再大的困难,他都会闯过去。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总裁说过一句话:“即使可口可乐的所有厂房一夜间烧毁,第二天就会有银行愿意贷款给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也会很快重新恢复起来”。

文化出了问题,失去了最起码的诚信,你一旦出现困难,就会员工离职,债主堵门,银行来封门。

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五谷道场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你为什么说人家是文化瓶颈呢?是的,五谷道场的大股东中旺集团,表面上看很注重企业文化,他们创办了《中旺企业文化》报,还提出了文化铸魂的口号。他们的公司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经营宗旨是:双赢共生;公司远景是: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传承百年的强势品牌。这些口号很动听,落实到行动上了吗?我看没有。我看他们只是把企业文化作为忽悠客户和员工的一种手段,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则是没有落实。有人可能还会问,五谷道场拖欠供应商货款、拖欠员工工资也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过去中旺是很讲信用的。但我认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企业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才是对企业文化的真伪的最好的鉴别。

只有动听的口号没有行动的文化是伪文化。搞伪文化的企业尽管可以红火一时,但不可能成为百年老店。

中旺集团是一个发展中的企业,遭遇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从失败中学习到管理的真经,也是好事。失败还能祛除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浮躁,让头脑更清醒。在此,我将我在《如何突破管理瓶颈》中讲的破解文化瓶颈的两条“锦囊”献给中旺集团:第一条,把口号变为行动;第二条,让员工信仰企业文化。企业员工有了对企业文化的信仰,才叫真正有了先进的企业文化。有了先进的企业文化,才会有员工的忠诚,才会有人在企业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才会有企业外部对你的承认,对你信任,才会培养出忠诚的消费者。抓住了“信仰”就等于抓住了突破文化瓶颈的关键。突破了文化瓶颈,我相信中旺集团一定会再创辉煌!
 五谷 道场 瓶颈 文化

扩展阅读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资源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的第二大战略要素,也是企业基本生存的根本保障。纵观企业未来生存,虽然核心生存目标超越基本生存,但是,追求核心生存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生存对资源的持续整合,也就是说,整合资

  作者:邓正红详情


在我的研究领域,企业文化项目是初涉猎,但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却有些时日了,企业文化给企业能带来什么?我比较推崇这种说法即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态度。因为这个概念解释包含了一

  作者:史为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