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的特色管理
606
有一次培训,我问学员:“管理工作难吗?”
学员的回答是:“难!”
我问:“有多难?”
有个学员开玩笑地说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所以我说,做人难,做管理者难,做中层管理者难上加难。”
我问:“为什么是中层难上加难,而不是上层,也不是基层管理者呢?”
学员回答说:“高层管理者基本上是在做官,在沟通,在处理人际关系,在做战略,在务虚,再说他们的人数比较少,所以虽然难,也是少数几个人难。基层管理者执行的工作多,决策的少,流动性要大一点,你对我不好,风向不对,就走人了。我们这些中层管理者就不一样了,公司给的待遇还可以,有一定的吸引力,拖家带口的要负责任,基础的管理者又是这样,高层在运筹帷幄,最苦就是我们了,打掉牙齿和血吞,没有办法。”
他说得很对。员工是很难管理的,尤其是中国员工。甚至有港台的职业经理人说中国人天生有反骨,就象《三国演义》中的魏延一样,天生不服管理,总爱自己做主。你用集权管理,他觉得你对他不放心,不信任,于是不努力,不积极,拨拉一下动一下。你用分权管理,他觉得你对他的指导少了,是不关心他,是把责任都推给他。于是管理者就很烦恼,只好针对每个员工的具体情况,开展所谓的情景领导。那现阶段员工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呢?
员工特点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产业革命开始,人口逐渐从农村集中到了城市,现在的农业人口均在10%以下。这样的转移,让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成了规模生产下的产业工人。农民的特点的自己自足,只要把地种好了,税和地租交了(中国现阶段的农民除外),其余的都是自己的,和外界的交换比较少。因此农民的性格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少有合作精神,没有规则意识。而产业工人,成为了生产线的“奴隶”,一定要遵守生产的规则,才能做好工作,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有更大的产出,于是必定是以别人为中心,重视交流与合作。我们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员工缺少合作精神,没有规则意识,不服从管理,就变得很正常。
就拿过马路来说吧,我国人是争先恐后,只看车不看灯,而美国人是只看灯不看车。他们有遵守规则的文化,也有健全的违反规则的惩罚。这种文化已经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深化到他们血液中去了。而我们呢?农村有红绿灯吗?没有。随意走就很习惯,走得人多了就有路,只要不踩庄稼就行,于是看车不看灯。
我们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就二十多年,合作守法的文化正在建立。往上数,三辈以内,谁家不是农民出身?家庭习惯就影响到了今天员工的行为,家庭教育就影响到员工的价值观。自然经济欣赏的生活观念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而市场经济希望人人为金钱折腰,追逐金钱,追求成功,过富有、成功、快乐的生活。因此很多员工还没有认识到角色的转换,其实两种生活方式,都是对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但既然到企业打工,就要有所追求,要“折腰”,难道还要老板“折腰”来迁就你吗?你真的那么重要吗?
折腰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点,是员工要服从。企业要强调服从,所谓服从是下属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讲出来,然后由上司决定。下属按照上司决定的做事,就叫服从。
我们的员工服从吗?往往在老板宣布了决定以后,会议结束了。一转身。员工就可能说: “狗屁,我的建议才是正确的,老板什么也不懂,就是有一些钱而已。
”
我把这种事情叫做“顺而不从”。就是表面上服从老板的权威,但真正做事情的时候,还是按自己想的做事。
所以针对员工的特点,除了情景领导以外,还要有点中国工夫。
两个办法
第一招:要理不要管
培训中我问学员,你们都愿意被别人管理吗?
学员说:不愿意,我们愿意自己管自己。
我问:你愿意老板怎么对你?
学员说:“我希望老板把工作的目标给我,剩下的事,我自己可以做。”或说:“我希望老板在我需要的时候来帮我。”
这些观点就是典型的中国员工的心态。把这个特点进行总结,就是你不可以管我,但不能不理我(曾仕强老师有精彩的论述),你管着我,我就处处不舒服,怎么能做好事情?还是你自己做好了,你当我什么都不会吗?如果你不理我,我就感受不到尊重,真没把我当盘菜,感到不受到重视,所以我就不“爽”,工作起来,当然没有劲头。有句俗话讲,“哄死人不偿命”,就是说管理者要授权给员工,然后赞美他的能力,关注他的个人。
第二招是:讲究互动
做业务往往要请客、吃饭,中国和外国都是这样,但是我们这里的规矩特别多,甚至详细到碰杯子的时候,谁的杯子在上面,都有说法。各地的规矩更是纷繁复杂。
研究一下这些规矩,很有意思。为什么要有这些规矩呢?原来中国人是内向的民族,不善于表达自己,只有在酒精的刺激下,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中国人是在和别人的请客、吃饭、喝酒,这些互动中来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你真的尊重对方吗?他看你给他的敬酒来看出来,他看你怎么招待他看出来。你的业务能力怎样,可靠不可靠,他从你在酒桌上的表现看出来。
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注意在这些场合,经常和员工互动,在互动中了解对方,让对方了解你。你要具备一些互动的技能,不要别人请你喝酒,你说不会;别人请你抽烟,你说不会;别人请你桑拿,你说不去。那你凭什么能做好客户关系,上下级关系呢?客户怎么能了解你呢?互相不了解,你的工作怎么能做好呢?
扩展阅读
本土化妆品网络营销之道 2025.08.12
中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无论是跨国集团还是本土企业都无法割舍。然而由于中国日化行业开放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末,宝洁、联合利华两大全球日化巨头就进入中国,而后雅芳、欧莱雅等跨国公司也加入“圈地运动”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 2025.06.09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企业管理需要像“梅普”一样彪悍的组合 2025.02.20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7:究竟什么 2025.02.18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企业文化力是陋习的克星 2025.02.18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企业文化≠企业软实力 2025.02.18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0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3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5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3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3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