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如何成为文化

 作者:王吉鹏    775

我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包含四个层次,就像洋葱一样,从内而外依次是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和形象。很多人对此不认同,他们疑惑作为一种软性管理手段的企业文化,其中怎么能够嵌入硬性的制度呢?文化管理应该是制度管理的升华和延伸,怎么可以相提并论甚至混为一谈了呢?


  管理是连续的,不是割裂的。我们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走的是人治--法制--法治--文化治这一路径,稍微感性一点,我们可以认为前面每一阶段是后面的基础,没有管理者意识的转变和突破,法制(完善制度体系)就建立不起来,没有法制何谈法治?至于说文化治,它所要求的管理基础更加深厚,文化管理说白了就是理念渗透和行为规范,这样你会发现,一旦理念渗透不下去或行为规范体系不能成为自觉行为,制度的刚性就要发挥作用了。


  每一种制度背后都有其立法精神,当价值观与立法精神一致时,制度将会有力量;缺乏制度保障的价值观是空洞的,缺乏价值观支持的制度是乏力的。当价值观与立法精神不一致时,如果制度得到强制执行,则制度背后的立法精神就会成为真实的价值观,如果价值观被组织成员坚定认知,则制度就会形同虚设。


  制度管理好比划圈,制度再完善,也就是圈再大,也永远是圈外的比圈内的多,圈外的比圈内的大。所以说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人管灵魂,因为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说企业制度就无法约束领导如何与员工谈话,拍桌子瞪也是说,和颜悦色也是说,求爷爷告奶奶也是说,但是行为规范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一句“平等待人”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是,文化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毕竟只是一种倡导,管理者时时面对的是文化背离,也就是与价值观不一致的言与行,这时候,制度的刚性弥足珍贵。理念倡导和制度约束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两手抓、抓两手,重点抓、抓重点,反复抓、抓反复。


  张瑞敏在刚掌管海尔的时候,如果天天喊追求卓越简直就是跳梁小丑,他如何做呢?强化制度刚性,如“不准随地大小便”。慢慢地,海尔人有了更高的文化追求,“真诚到永远”成了海尔的文化象征,海尔的企业制度成了企业管理规范的一种象征,制度升华为文化,成为海尔人的文化自觉。


  所以说,制度上升为文化其实是迫不得已,是在价值观不能够得到广泛认同时的一种备用手段,难听一点说就是“牵着不走打着走”。

王吉鹏
 制度 文化 如何 成为

扩展阅读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资源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的第二大战略要素,也是企业基本生存的根本保障。纵观企业未来生存,虽然核心生存目标超越基本生存,但是,追求核心生存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生存对资源的持续整合,也就是说,整合资

  作者:邓正红详情


在我的研究领域,企业文化项目是初涉猎,但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却有些时日了,企业文化给企业能带来什么?我比较推崇这种说法即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态度。因为这个概念解释包含了一

  作者:史为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