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事件炒作是必须的

 753

营销专家孔长春先生认为:网络推广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众多网民的感情和引发共鸣,满足"三情"原则,即"情感"、"情欲"、"情绪"。

  我们知道"天仙妹妹"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大多数网民对一个埋没于深山中的美丽少女抱有怜爱、惋惜的"情感"。

  基于对"三情"原则的把握,后来网络上又打造出一个"最美清洁工妹妹"。2008年北京车展期间,网上出现了一个"最美清洁工妹妹"的帖子,内容是一位网友偷偷拍摄的纪录一个清纯美丽的女孩在车展上担任清洁工作的照片,这是立二"偷拍年轻女性"系列之一。对此帖子感兴趣的网友迅速发起了对该女孩的"悲天悯人"之情,并有与车模做比较等种种讨论。一时间,"清洁工妹妹"成为了一个网络热门人物。

  仔细看来,打造"清洁工妹妹"与"天仙妹妹"有着相似之处,同样是抓住了网民的惋惜之情。要不是网络上随后有帖子曝出清洁工妹妹其实是一名业余演员,并发出了其在某部影片中担任角色的剧照。

  这次已经不是在简单地"造星",而是借助"清洁工妹妹"为国产的一个汽车品牌做推广。结果由于过早的被网民"识破",只达到了10%的预期效果。

  独辟蹊径的创意是核心力!

 
 网络营销 炒作 营销 事件 必须 网络

扩展阅读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警察深夜上门”频发争议 网络舆情处置应慎用警力最近“警察深夜上门”又引发新的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是,8月18日,湖南永州宁远一位市民曝光当地某乡政府上班时间大量缺岗,引发网络舆情。8月20日,该市民

  作者:沈志勇详情


国家卫健委调查组通报董某莹事件 北京科大何时回应?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通报关于肖某董某莹事件调查处置及问责情况。该通报中提到其北科大成绩单系伪造,学位论文抄袭的事实:2019年1月,北京科

  作者:沈志勇详情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看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官方通报成为有关部门回应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通报了事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思考:网络曝光不应变成网络暴力最近河南某周口妇产科医生因不堪长期被网暴而跳楼轻生。这一沉痛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的危害,执法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应该警惕。首先,要区分网络曝光和网络暴力。在由国

  作者:沈志勇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