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实战之一:医药保健品市场回访

 作者:陈成    65


  一、回访的目的

  回访是医药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顾客购买产品后,我们主动对其进行电话回访、上门家访等服务,直接与目标顾客接触、沟通、说服,以达到下列目的的营销活动:

  1、 收集消费者服用过程中的问题,以利于完善我们的工作;

  2、 指导消费者服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3、促使重复购买或带动周围顾客购买;

  4、平息抱怨,增加顾客忠诚度;

  5、提高企业形象。

  二、回访的作用

  1、 通过回访,面对面地或是在电话中为患者提供服药指导,可以更好地达成预期疗效。

  2、 通过接听患者的咨询电话,了解病情,解释药理,达成销售。

  3、 通过与患者的双向沟通交流,可以直接收集到患者对产品的意见(正面的或反面的)

  作为公司制定营销策略及方案的参考,也可据此改进产品,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4、通过对患者抱怨的圆满处理,既能使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产生预警效果,又可以维持、加强顾客的忠诚度。

  5、可以利用抽样统计方式,通过电话访问,及时获取市场反应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为企划提供依据。

  6、 过电话回访,增进与患者的联系,提高企业形象,树立良好的口碑。

  三、回访服务的内容

  1、 与潜在顾客进行电话沟通;

  2、 接听患者咨询电话;

  3、 对已经购药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上门家访;

  4、 处理顾客抱怨;

  5、 把握患者心理,进行市场调研,反馈市场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四、两种回访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
电话回访1、主动性:既可以是我们单方主动与患者联系,又可以是患者主动与我们的咨询专家联系;


2、即时性:瞬间可与目标顾客通话联系,速度快捷,其沟通工具无法比拟;


3、简便性:操作简便,任何人都可使用;


4、双向性:可立即接听到对方回音,且双方可进行自由沟通;


5、经济性:费用低、效率高;


6、安全性:不会被传染。
1、许多辅助说服材料(如临床报告、产品包装盒、患者的记录或感谢信等)无法运用;


2、看不到对方的表情、态度和各方面状况,只能靠语言交流进行了解;


3、顾客离产品较远,经电话说服产生购买冲动,也许会在见到产品前消失。
家访1、面对面沟通,容易接近;


2、促成购买几率高,接受了人就接受了药;


3、体态语言能增加说服力,提高可信度。
1、效率低,每天拜访患者5—10人


2、冒然拜访,易使顾客产生戒备心理,甚至反感。

  总结:

  现代医药营销企业很好地利用回访这一产品促销兼服务手段,坚持不懈地运用在产品的营销环节中,将会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是取得市场战争胜利的一张重要王牌。

  如果企业的操作平台比较完善,我建议做市场还是采用家访这种形式,当然如果觉得这样做不适合产品本身的特点或者公司的一贯作风, 可以采用电话回访的形式。总一一句话,现代营销提倡和消费者走得更“近”,这种“进”不仅仅是销售服务的拉近,还有情感的拉近,不管是哪种“近”,回访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选择。

  让我们与消费者走得更近,让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回访吧。

陈成
 市场,实战,之一,医药,保健品

扩展阅读

预防医学,和“治未病”的指导原则,加速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21世纪人们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 生命健康是个全程呵护的过程,面对现代病,事

  作者:王晓楠详情


2022年这个时候,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内,国内著名策划人、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谈到如今的预制菜市场时,王志纲语出惊人,其表示,预制菜是猪狗食,他也从不吃连锁店的餐食

  作者:杨建允详情


DSP行业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营销界开始了解这一项新的互联网广告技术,易传媒创始人兼CEO闫方军对中国DSP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和展望。  中国DSP 行业发展很快;程序化购买不仅仅意味着RTB

  作者:李欣详情


全球广告的支出和投放都在关注着中国。蓬勃发展的中国广告市场中,由移动化、视频化以及大数据等驱动的数字营销更是乘风破浪一路直上,给整个广告营销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面对这样的新时代,“媒体和代理公司帮

  作者:李欣详情


脑白金是什么东西?地球人都知道——用来送礼的。  可以肯定,只要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并看过电视的人都知道脑白金。在人们的意识中,脑白金就是用来送礼的保健品,除了送礼,可能真正买给自己父母享用的人寥寥无

  作者:李名梁详情


“四无”就是指“无品牌、无模式、无渠道、无队伍”,这些企业有的只是产品,没有国内市场开拓和运作的相关经验。此类企业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外贸型企业转内销;二是生产型企业或OEM企业,准备建立自己的零售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