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二:借网络引燃品牌魔力

 作者:金错刀    526



    本期封面报道其它文章:

    法则一:你的品牌够酷吗


    苹果贩卖酷文化掀起风暴


    吴世雄:酷是客户至上的时尚表达 


    法则二:借网络引燃品牌魔力 


    Go ogle:制造Googol级的传播力 


    联 想借网络营销造世界品牌  


    法则三:创造独一无二的品牌体验 


    太多中国公司不注重用户体验 

  积极拥抱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特别是那些年轻品牌,他们更擅长利用网络的力量向那些品牌老兵发起进攻。

  撰文=

  网络营销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蛋糕。2月初,艾瑞市场咨询机构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5年,国内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达到31.3亿元,超过杂志广告市场,接近广播广告市场。

  积极拥抱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特别是那些新进品牌,他们更擅长利用网络的力量向那些传统品牌发起进攻,相对而言,一些品牌老兵反应过慢了。北京博圣云峰总经理马向群是网络营销的狂热鼓吹者,他表示,“让一切成为可能,没有你想不到的,只要你想到的就一定能做到。”

  病毒式营销

  关于病毒式营销,知名营销专家塞思·戈丁有一个简短的解释,就是能够令目标受众着迷的鬼主意。在他看来,这种流行病毒能够在人群中流传起来,教导、改变、影响每个接触到它的人。

  病毒式营销一直是互联网公司的偏爱,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巧妙制造影响力。Google就深谙病毒营销的威力,Google在推出自己的邮箱Gmail时,就巧妙地制造了一个病毒,即采用了推荐注册的方式,并不接受公开的注册。也就是说,并不是你想拥有Gmail就能拥有的。

  最近,微软在推出Windows Live Mail时,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微软也制造了一个病毒:你只有获得邀请,才能拥有Windows Live Mail服务,这可是一个2G的大邮箱。像Gmail的营销策略一样,要想获得微软的邀请,你必须被人推荐才行。

  如果你只把病毒式营销理解成推荐注册,那就大错特错。奥迪在采用病毒式营销时就采取了颇为创新的方式。为了新款奥迪A3的发布,奥迪在纽约市上演了一出汽车失窃的表演,随后公司请虚构的人物在互联网上展开了一场为期3个月的追逐赛,期间,奥迪利用各种办法吸引人们的关注。在网上,观看这场追逐赛的人群始终保持在50万人次以上,奥迪不仅大出风头,而且吸引了1万多人为此赶往奥迪的经销店。

  民主的力量大

  那些精通网络营销的品牌明白,网络的魅力就在于其庞大的人群。根据Nielsen//NetRatings的数据显示,2005年12月美国的十大网络品牌中,Yahoo!排名第一,其独立用户数达到了10376万,其次是Microsoft,其独立用户数达到了9722万。这种如此庞大的数量让那些新锐的营销专业人士为之着迷。

  “快品牌”亚马逊善于挖掘网络社区的创造力。亚马逊CEO贝索斯认为,围绕自己的品牌已经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消费社区,目前亚马逊在全世界拥有3000多万用户。这个消费社区所产生的传播力量惊人,在亚马逊上,顾客可以发表正面评论,也可以发表负面评论。

  一些品牌老兵如通用也开始拥抱网络营销,通用汽车的FastLane博客已经成为其忠实用户的必经之地。在这里,用户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甚至可以直接与通用的老总对话。话题集中在汽车设计、新产品、企业战略等方面。对于通用来讲,其价值要远远超过传统的网络营销方式。因此在通用看来,博客是一个最好的直接与企业受众沟通的渠道。

  在中国,明星徐静蕾则通过博客使自己的个人品牌得到快速的提升,2006年2月13日,徐静蕾的个人博客已经突破1000万,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纪录-她用最短的时间(112天)创造了最高的点击量(1000万)。徐静蕾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力量,她甚至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她的第三部电影《梦想照进现实》,将以博客电影的形式拍摄,每一个观众都有可能成为导演。

  马向群认为,网络营销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做一个信息的告知,它是一种民众的力量,能够产生一个很庞大的经济实体。

  网上与网下的结合

  网络营销看起来势不可挡,但是,网络也有辐射不到的“死角”。一种新的趋势正在形成,那就是实现网上与网下的结合。麦当劳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力图让自己的品牌更酷一些,在过去几年,麦当劳逐步削减传统广告的营销投入,已将电视广告支出由原来占其广告预算的80%缩减到50%,缩减的部分大都用在了网络营销上。新锐品牌多普达就是靠这种网上与网下结合一站成名,多普达686与《英雄》进行捆绑营销时,它的广告就是从网络、平面、电视和路牌等媒体上全面铺开。

  而eBay公司尽管把大部分营销预算都花在了网络营销上,现在也开始增加在电视广告上的投入,在中国,eBay启动了主题为“一亿五千万人爱上的eBay易趣”的电视广告。eBay中国区CEO吴世雄表示,“网络营销已经是营销主体之一,对品牌的推广非常重要。”

  虽然网络营销正在成为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但是,在马向群看来,网络营销也存在有不小的误区:误区之一,网络营销等同于传统营销模式。有人认为网络只是广告的一个分支,而忽视了网络自身作为媒体的营销特性。

  误区之二,网络营销的理念和传统理念不分。网络营销需要回归基本面,既要和传统的营销方法结合起来,又要把网络营销的快捷性体现出来。而不能把过去传统的营销理念延用到网络营销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导致网络营销缺乏新意。

  误区之三,把网络营销等同于网上销售。网上销售只要有钱、有产品就可以做。但网络营销需要把企业、产品的多种元素组合在一起,并且不是孤立存在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营销还具有公关、危机公关等功能,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

金错刀
 法则,网络,引燃,品牌,魔力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80后、90后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网购日益成为80后、90后网一代、宅一代的日常生活方式。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分析说,正是因为如此,如今国内外各大知名护肤品均把网络作为品牌传播的重

  作者:刘东明详情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无论是跨国集团还是本土企业都无法割舍。然而由于中国日化行业开放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末,宝洁、联合利华两大全球日化巨头就进入中国,而后雅芳、欧莱雅等跨国公司也加入“圈地运动”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