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卓越绩效企业

 667

“在中国,最大并不一定总是意味着最好”

本文意在介绍埃森哲对于中国卓越绩效企业的专项研究以及该项研究的初步发现——领先的规模并不是企业成就高绩效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可能与许多中国企业管理人员的固有观念有所不同。

本文依据:

《展望》中的文章:“总是越大越好吗?”和“没有借口”

大多数中国企业的高管们都认为,他们的企业必须做到最大,才能做到最好。随着一个又一个行业开始整合,许多人以为只有那些规模不断扩张的企业才能大获全胜。然而,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外包服务公司埃森哲目前从事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使在中国,规模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也是有限的。不顾一切,特别是不顾企业面对新的挑战时需保持灵活应变能力这一客观要求,一味地追求规模的增长将是十分危险的。对于规模,企业需要审慎地对待,既要对企业的能力和运营环境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对其他一些关键的影响绩效的因素予以充分的考虑。

在将其独具特色、正在专利申请中的绩效评估方法应用于中国市场之后,埃森哲目前已成功找到了超过26家卓越绩效的中国企业——我们对卓越绩效企业的定义是在股东总回报、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等诸方面均持续超过业内同行的企业。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的规模和业绩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低于预期。

虽然我们业已遴选出的卓越绩效企业在它们所处的特定行业中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在营收上居行业绝对领导地位的只有少数几例。事实上,在所考察的13个行业中,规模最大同时业绩又属业内最佳的企业仅出现在五个行业中。不仅如此,在这五个行业中,有两家为国有企业,它们因所在行业缺乏竞争而受益,或者在由政府推动的整合中获得了绝对的行业主导地位。

既然如此,为什么企业界依然在义无反顾地追求规模呢?在正常情况下,规模自然可以带来一些众所周知的竞争优势: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更强的购买力,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的一个高度分割和发散的市场,更大的规模还意味着更强的品牌效应和更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外资企业通常规模庞大,本地企业的高管感到唯有壮大自身的规模才能应对愈演愈烈的外来竞争,“不是吃掉别人就是被别人吃掉。”他们往往会这样想。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埃森哲此次的研究结果显示,恰恰是在那些已经对外开放的行业中,大型企业的绩效受到的伤害最大。在诸如家电、酒类饮料和食品等行业中,那些在取得持久的盈利增长方面表现最好的企业均为规模较小但反应机敏的企业。尽管所在行业的结构、成功要素和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这些企业总能凭借其特有的灵活应变能力成功地应对新的竞争格局。相反,那些行业的龙头老大们常常为它们巨大的规模所累,经济学家们称此类现象为规模的“不经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新的技术、竞争对手层出不穷,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大型企业因为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无法迅速作出反应,它们的经营很可能会因此大受影响。

规模较小,但是照样能够成就卓越绩效,在中国企业中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这表明企业虽然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以防范敌意收购,但是在此之后如果依然一位地扩张则往往于事无补。企业因为盲目追求业务的增长——不管是通过并购还是开辟全新的业务——而严重影响其未来发展的事例屡见不鲜。在九十年代后期和本世纪的前几年,国内一家主要的啤酒厂商不顾被收购对象在产品和技术方面与其自身有多少相关性而大肆收购其他啤酒制造企业,致使其营运指标大幅下降。由于盲目扩张,该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下降,客户投诉增加,从而给盈利造成了重大的影响——2001年,其利润仅占收入的1.8%,远低于业内其他主要厂商12.2%的平均水平。这种以牺牲盈利能力换取市场份额的做法让该企业深受其害,其运营状况直到最近才逐步好转。

同样,由于进入与其主业既不密切相关也不属同一价值链的汽车、摩托车和新能源行业,一家国内著名的家电厂商也走过一段类似的弯路。新的业务未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营收和利润:收入的贡献率仅为10%,利润则是负值。由于受新业务的拖累,外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该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率不断遭到挤压,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全面亏损的境地。

既然规模至上的策略无法保证企业成就持久的高绩效,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更好的办法,使得企业对规模在保持长期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保持警觉的同时,还能利用它来改善自身的绩效呢?

答案是肯定的。埃森哲的研究发现,高绩效企业并没有忽视取得一定的恰当规模和市场地位的必要性。但是,和那些单纯追求规模的企业不同,这些企业之所以能成就卓越的绩效,原因在于它们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能力,着力平衡三大因素对绩效的影响。除了重视市场地位和规模——对合理或适度规模的界定需在深刻理解现在和未来的价值杠杆的前提下进行——绩效最为卓越的企业还能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努力掌握一些独特的技能,并注重对高绩效进行剖析,找出那些不管企业采用何种战略,均能使它们在执行力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和观念。
 卓越 绩效 企业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