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改革新趋势

 72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事行政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这场人事行政改革起始于英国和美国,并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和深化。

从改革的动因看,最直接的起因是为了减少政府支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西方一些国家经济滞胀、能源危机、预算赤字、公共管理效率下降。以美国为例,政府在这期间开支上涨了6倍,人们对“一个拿走45%国民财富的政府”产生了信任危机。从客观环境看,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学革命,改变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形成了人才竞争,对滞后的人事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1999年全球约有1.3亿人在国外工作,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界限、以公务员为对象的人事行政体系,以管理控制为手段的人事管理制度受到冲击。随着各国人才争夺战的加剧和跨国公司人才本地化战略的推行,人才智力跨国流动增多,“非公民”现象日益突出。

现代人事行政无论是价值观念、结构体系,还是适应对象、操作方式和手段,都与历史上的用人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人事制度体系。从近20年发达国家人事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尽管各国行政改革的名称、起始时间、操作方式不尽相同,但其中人事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基本一致,改革的内容也十分相近。概括起来讲,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人员任用由“以委任为主转为以聘任为主”;
  二是人才选拔“由封闭到开放,由限于民族国家到面向全球”;
三是用人标准“由重学历、专业知识转为强调创新能力”;
四是人才开发“由阶段性到伴随整个人生过程”;
五是组织结构“由强调纵向层级到重视横向联系”;
六是工资制度“由依据职级到主要依据政绩”;
  七是人事运作“由重规则与过程到重结果,由强调服从到突出自主创新”;
八是官民关系“由命令与服从到商家与顾客及合作伙伴”;
九是人事服务方式“由实体扩展到虚拟网络”;
  十是人事服务地点“由衙门到服务社会化”;
十一是政府人事职能“由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到对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等等。
  
  当前,人事行政改革之所以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化,这实际上是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改革不仅意味着树立新的理念、开发新产品、增加新投资,改革的核心更应强调开发人的技能。西方人事行政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也形成了一些共同性的做法和框架,但仍属发展的过程之中,理论的整体构架尚未最后形成。

  正确认识西方国家对传统人事行政的改革,对深化我国的人才战略实施和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以加强市场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为特征的结构调整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限制或放弃了“终身制”。在过去10年中,7个发达国家中有6个国家公职部门临时性岗位的增加,快于固定岗位的增长,实行聘任制已成为世界文官制度改革的趋势。有些国家高级公务员职位向本国私营企业家和教育学术界专家开放,部分中低档公务员职位向外国公民开放,其最终目的都是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人才。

  有资料显示,美国的技术岗位中有近一半是空缺的,每年对高科技人才的签证,已由目前的11.5万份提高到20万份;德国总理去年决定,将尽快从国外招聘2万名信息技术人才;英国放宽以技术为主的劳动许可证限制,并增加国内一流科学家的工资;日本预测,今后10年缺少160万至445万熟练技术人员;以人才和高新技术立国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得更清楚:“知识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是如何奖赏和留住人才,新加坡要取得成功,不能单靠当地人才,而是靠从世界各地网罗人才。”

  发达国家在人事行政观念、职能、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调整,为“创造一个人人享有信息、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打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借鉴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网上招聘、网上考试、网上登记注册、网上验证和政策咨询等。发展中国家只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把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就有可能在推行人事行政服务社会化和公共化等方面,开发人类所具有的无限潜力,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新趋势 革新 人事 趋势 改革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把握市场趋势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企业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深刻体现了现代企业在面对快速变化市场环境时,如何通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来塑造和引领未

  作者:王韵壹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