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坑是筐还是纲——2007中国经济最大猜想
作者:王吉绯 681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而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后两者几乎都是消费增幅的两倍。
因为内需不足,一路狂飙突进的中国经济会不会马失前蹄于这个巨坑?因为内需不足,很多老生常谈的无解难题都一古脑儿地扔进这个大筐?也正因为内需不足是核心矛盾,只要抓住这个纲,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百脉俱通。所以,内需是坑,是筐,也是纲。
内需短板:所有难题的归宿
决定一个木桶盛水量的关键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内需正是中国经济的短板。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分别为61.1%、59.8%、58.2%、55.5%、53.9%。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20个百分点。长期的内需乏力致使诸多问题互为因果,形成经济运行的不良综合症。
巨大出口压力。出口迅猛增长,加大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大了中国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加大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并且,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产业链低端,如果继续维持现在的出口增长模式不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必然受到削弱,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推进也会被抑制。2006年10月,中国外汇储备一举跨过万亿美元大关,但对华反倾销案件却一波高过一波。截至今年3月22日,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4.9%。
大量资源浪费。2006年央行曾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为了抑制投资增长率过高,信贷投放过多与货币流动性过大。当前我国经济的供求情况是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投资的结果是增加供给。如果消费没有相应的增长,无疑会加大供需矛盾,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就业形势紧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预计,今年中国城镇新增的求职人员将会有2400万人,目前只能争取实现1200万人就业。就业与消费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能够扩大消费,就可以相应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进一步增加消费,反之则是恶性循环。
储蓄高居不下。近两三年,城镇消费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长速度,城市居民收入在整个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当中所占的比重是扩大的,但是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是下降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者心理预期不安全。这导致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提高,即消费需求减少。2006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61587亿元。
九年一剑:从出口导向到扩大内需
中国曾经是一个日用生活品严重短缺的社会,最近十几年来,却面临严重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以至于中国在1999年,第一次提出了“扩大内需”方针。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年初就采取了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对策。之后,“扩大内需”这个关键词,几乎每年都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并且地位越来越重要。
“扩大内需”,一方面是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是消费需求。在这个方针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主要是扩大投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投资过热的表现越来越严重,后来的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为了扩大内需,我们曾经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居民消费,以便启动市场,拉动需求,增强经济活力。大多时候是借鉴凯恩斯主义“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的主张:发行巨额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连续七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并开征个人所得税和利息税,以鼓励人们少存钱、多消费;给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加薪”,增强其购买能力;推行“黄金周”假日经济;等等。虽然这些举措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跟快马加鞭的投资与出口相对比,内需这驾马车看上去还是相当慢的。
困境重重:“六无”与“两难”
拉动内需已经是理论界的共识,大家知道内需这个问题是非常大的。但是到底怎么把内需刺激起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性解决方案。究其原因,可以归于“六无”与“两难”。
所谓“六无”是指内需无专设主管机构、无配套政策、无相关理论、无专家学者、无解决思路和无解决方案。
国家设有专门的管理投资的部门。比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他们都是实质性的部门,一有动作就把钱放出去了。管理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有商务部,但是内需并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这样的结果就是,虽然扩大内需的方针很明确,但是具体扩大内需的政策并没有细致地制订出来,只能在原有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做些许改良。
同时,理论界的研究重点还是传统经济学的范畴,没有对内需做深入的学术探讨和理论创新,自然没有适时的内需理论和优秀的内需专家,更没有技术性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了。反观以前我们搞市场经济的时候,搞股份制改造的时候,至少开始都有相应的理论和人才储备,随后又有了明确的主管部门。
所谓“两难”是指传统的利率政策在当前拉动内需时,所面临左右为难的窘境。传统经济学只有利率这个单一的调节工具。提高利率,确实可以抑制投资,但是钱都去储蓄了,就会伤害到内需,还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反过来,为了拉动内需,如果降低利率,是可以刺激内需,但投资又会过热。这个两难怪圈是难以平衡和解决的矛盾。
纲举目张:拉动内需三步走
首先,要找到做事的人和做事的方法。我们要成立主管内需工作的政府机构,同时创建内需研究的学术组织。聚集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对内需课题进行科研立项和学术攻关,认真研究内需的方方面面,以取得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陷入困境,我们必须寻求全新的理论武器。
随后,进入技术层面的试点操作。本文试用规模需求理论涉及到内需的观点为例说明。比如说我们可以建立多层次的货币体系,通过定向发行有贴现率的子币,鼓励消费倾向大的中低收入群体进行消费。
前面说过,传统的单一利率工具失灵了,如果能有两个工具,把货币分级,就有可能解决。我们发现,把绝对流动性的货币换为没有任何流动性的商品,其实是完成了一次贴现的过程,这个贴现,我们把它定义成货现率。以往消费的时候是不给贴现的,对消费者来说,除非是必须品,否则不会消费。货现率是奖励消费的。当利率很低,内需仍然不足时,可以提高货现率,多到让消费者不消费就感觉亏了的程度,例如100元当120元使用,就能够有效拉动内需。
但不管如何奖励,消费总是有上限的,人们不可能因为有奖励就把东西买回来扔掉。所以还需要给消费者一定的选择权。理论上消费者的人民币,在中国的千万家餐馆里任何一家都可以消费,但是如果只能北京一千家特定餐馆消费的话,就可以额外给消费者20%的折扣。这种有限的选择权的存在,把货币分成若干级别,有的具有充分流动性,没有任何指向性,有的只具有相对的流动性,还有着足够的指向性。我们把后者定义为子币。
最后,在中长期的未来,采取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内需在国民经济中达到投资与出口同样的“国民待遇”。比如说,仿照期货市场,建立全新的货权市场。比如说,积极鼓励国人的消费储蓄观念,同时大力发展消费经纪中介行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四年超过了10%,而通胀率低于3%。我们相信,如果内需能够成为真正的领航者,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将更加“又好又快”。
扩展阅读
中国教育培训业2012发展大趋势 2025.08.12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 2025.06.09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万物归移—2016中国移动互联网大趋 2025.02.18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4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八大趋势 2025.02.18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盘点:移动支付 2025.02.18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2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 2025.02.18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9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5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2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2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