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汇金定位悖论
作者:王妮娜 331
汇金身份之谜的核心在于它的定位悖论。从2003年12月汇金向中行和建行注资450亿美元以来,汇金作为政府出资人施以援手的金融机构逾10家,范围涵盖银行、保险、券商。去年11月,汇金再次出马,以200亿元人民币资产等值的美元持有光大银行约70%的股份,这让光大银行每股净资产得以从2006年的0.0089元跃升到1元。此外,汇金还将帮助光大银行解决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等问题,减轻其历史债务。由此看,担当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改革助推手的政策性机构似乎是汇金角色的要旨。
但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围绕入股光大银行的价格、如何弥补光大银行历史亏损等问题,汇金和光大老股东以及管理层展开的拉锯战,让公众看到汇金从一个注资者转向投资者的角色变化,它不仅承担推动金融改革的职责,还将力争获得投资回报和分红收益。
遗憾的是,金融稳定所要求的社会成本最小化与投资公司所追求的资产保值增值,二者冲突难免。汇金前任副董事长汪建熙曾以“准政府机构”描述汇金的定位,这意味着中央汇金将同时担当国有投资公司与金融稳定工具两大角色。但在实践中,两个角色显然存在冲突。
以光大银行改革为例。一方面,亟须快马加鞭推动改革进程,重造一个现代化银行;一方面,汇金力争投资回报,在入股价格、方式上与光大展开的拉锯战。此外,围绕如何弥补历史亏损这一问题,为了争取有利的上市时机,光大管理层希望汇金以缩股补亏,但是汇金更倾向于光大以今年上半年的盈利补亏,这其中不排除其督促光大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考虑,但也反映出汇金对投资回报的关注。这就意味着,光大改革时间表中,2008年上半年上市的进程将被推迟。当然,改革需从长计议,光大银行改革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上市,但同时应当承认,上市是一家股份制银行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重要途径。
汇金的坚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作为商业运营实体,认真履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但是,同时作为金融改革的助推手,汇金不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率的追逐主要通过股东价值最大化实现。不过,这个价值的实现,根本上并不在于短期的财务回报,而是从长远着手,通过积极介入金融机构改革,帮助它们提高竞争力实现。比如,在解决光大历史亏损、资本充足率低等方面,大股东汇金以及它向光大派出的董事就大有可为。
人们常以新加坡的淡马锡类比汇金。淡马锡就是因为它在市场培育和去留进退上表现出极高的姿态,才推动了新加坡一大批战略性企业的快速稳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汇金的定位并不存在悖论,因为投资回报率的提高离不开培育一个稳健的市场和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要求战略性投资牺牲短期利益以换取长远回报。
扩展阅读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 2025.09.09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 2025.09.09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企业设计:企业战略定位是确定市场的独 2025.04.07
企业设计:企业战略定位是确定市场的独特位置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之战略定位是明确其目标客户、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的过程。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能够帮助企业集中资源、避开竞争
作者:王韵壹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7:究竟什么 2025.02.18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出版社网站,不老霸王枪如何重振雄风 2025.02.18
出版社网站,鸡肋!鸡肋! 随着汹涌的互联网浪潮冲击,出版社办门户网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甚至至今仍没有自己网站的出版社已成为“少数派”。但是纵观这些网站,让人不免心生无奈。大多出版社网站的主要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重庆通报“中标85万 6
- 2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5
- 3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5
- 4“青少年控烟”绍兴鲁 7
- 5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 7
- 6“警察深夜上门”频发 8
- 7长期舆情洁癖,对负面 6
- 8国家卫健委调查组通报 6
- 9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