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需要本企化

 作者:马文瑞    399

员工培训,已经获得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的认可。每个月的培训计划,也会在各公司的公告栏如期张贴。这是企业管理的一大进步!但遗憾的是,许多企业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员工培训的特定性和差异性。
  因此,很多企业,虽然花了很大代价和精力去强化员工的内部培训,但是能够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却很少。
  企业重视员工自身的教育是一件好事。倘若,没有找到适合本企业员工特性的培训、教育方法,而是一味地为培训而培训,为了撑面子、搞排场的走过场(见到其他企业在培训,自己企业也跟着学;听说人家员工培训以后,很能干,自己也忙着培训……),却把一件好事,变成了不利于企业发展进步的蠢事。
  每个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员工的优劣势也就各有差别。倘若,都按照一个模式来培训,不但不能够让员工深有感悟,而且会让员工觉得企业可笑。如今,很多培训机构都在经营企业内部的培训事务。企业负责人若是分不清,或者是不了解自己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企业员工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弊病,而是一有培训就去冒然地引进企业,给所有员工进行劈头盖脑的一通“教育”。这种“教育”,不但不利于员工消化,而且不会起到直接的培训效果。
  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现象,在很多企业得到印证。企业为员工考虑,花了成本,员工却不领企业的情。培前培后一个样,培与不培一个样,既没有深入人心,企业运转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这不是培训本身的错误,而是企业选择的培训方法、内容与培训对象希望得到培训的方式、内容的错位。
  注重企业员工培训的特定性和差异性,是解决企业员工培训效果不佳值得借鉴的方法。把企业面临的问题,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部内部的系统研究,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成员,制定不同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内容,做到管理层内容有区别,基层内容有区别,特定岗位和特定人员培训有区别,是企业员工培训落实到位的关键。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将培训过的内容强化到员工日常行为当中,有监督、有步骤地强化执行,而不仅是培训完了就完了,这是保障培训内容能够得到切实贯彻的基础。
  企业既然对员工培训,有了相当的重视程度,也对员工培训计划有了专项安排,那么就应该监督每次员工培训内容的质量到位、培训人员的技能到位、培训后的执行到位,而不是简单要求几个部门成员在员工面前讲讲那么简单,更不是讲的过程中草率、粗略地过一遍,员工没有系统的资料和教材准备。员工需要消化一些内容,不是几天时间就能够完成的一件事情,他需要不断地强化和细化。在短暂的几十分钟内,培训的内容不可能给员工留下深刻的印象,假若一讲即过,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培训方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兴趣,有些问题,连培训者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那么就不可能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说服,更不会让员工认同。既然,员工都不能够接受的东西,企业何以指望员工将内容传递给消费者?
  能够从内心引发员工认可与共鸣的培训内容,才是最能够吸引和打动员工学习激情的内容。空洞干瘪的教育,员工不但没有接受的兴趣,在培训过程中,也会让培训者尴尬万分。
  可见,员工培训,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企业若想搞好,除了内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系统研究和周密部署外,还需要企业将这个事情当作与员工交流沟通的一扇窗口,积极把握员工的内在兴趣。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是高效的,而且是快乐的,也是能够被自愿、快速接受与执行的。“填鸭式”的培训与教育,不仅让员工反感,还会使企业弄巧成拙。
 员工培训 员工 培训 需要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25年6月12日,四川圣迪乐食品降本增效项目启动。铁骑力士集团资深总裁、圣迪乐食品生产总经理等40多位中高层经管人员和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企管咨询)3位咨询导师参加了项目启动会。圣迪乐食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5年6月4日,九为集团江苏基地降本增效项目启动。九为集团执行总裁、副总裁、江苏基地总经理、天津基地总经理等线上线下40多位中高层经管人员和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企管咨询)3位咨询导师参加

  作者: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