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未来金融竞争的核心
360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一切事业而言,人才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形容也不为过。
而对现代企业经营来说,自上世纪6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人”概念之后,关于如何在现代条件下实行行之有效的人才战略研究可谓长盛不衰。
这种人才管理观念、制度上的全面更新,对始终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金融业而言,更是必须。我们知道,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银行,历经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声誉最响的全能金融集团。究其成功的背后,除了始终奉行开拓创新的发展战略外,关键还在于它完备的人才战略。
花旗银行自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其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而在此方面,广大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最初感受却并不令人愉快。可以这么说,大量外资银行一进入中国内地,中资银行最先感受的压力即来自于不少优秀人才的流失。
中国银行业未来对管理型与技术型人才的缺口是巨大的。因此,中国本土银行需要一方面吸引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和保留人才。具体来说,首先,要将个人的业绩评估与银行价值的创造挂钩;其次,要建立关键人才管理流程和计划。中国本土银行要借鉴国际领先银行的经验,系统地建立人才招聘、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
值得欣喜的是,一直以来,国有银行论资排辈、行政任命、“官本位”等对吸引人才极其不利的传统制度,正逐一淡出。而伴随着一系列现代企业制度的引入,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正为国有银行里逐步所用。我们发现,本土金融企业一方面正努力营造优厚的政策环境吸纳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更是努力提炼金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依靠制度激励人才。
记者在此次采访中也深刻意识到,保全人才要遵循市场规则。银行主动出击,实现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才是治本之举,光靠“硬保护”难以奏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造成巨大的人才缺口,人才争夺已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保全和提质人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战略重点。
5月19日,搭借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的舞台,北京11家金融企业首次联合向海内外招贤。包括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在内的9家境内外媒体同时刊登这则消息。对于此,北京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成燕红说:“金融已经成为提升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未来金融竞争的核心。”
而从更广的层面来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要关口,如果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更多地来源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其对外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大量廉价劳动力无弹性地供给。那么,随着边际效应的递减,这种增长路径必然需要更为可持续的方式来替代,如资本的持续、迅速的积累与投入。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人力资本的提质。以此观之,则人才致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单一企业成败的范围。
而对现代企业经营来说,自上世纪6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人”概念之后,关于如何在现代条件下实行行之有效的人才战略研究可谓长盛不衰。
这种人才管理观念、制度上的全面更新,对始终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金融业而言,更是必须。我们知道,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银行,历经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声誉最响的全能金融集团。究其成功的背后,除了始终奉行开拓创新的发展战略外,关键还在于它完备的人才战略。
花旗银行自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其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而在此方面,广大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最初感受却并不令人愉快。可以这么说,大量外资银行一进入中国内地,中资银行最先感受的压力即来自于不少优秀人才的流失。
中国银行业未来对管理型与技术型人才的缺口是巨大的。因此,中国本土银行需要一方面吸引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和保留人才。具体来说,首先,要将个人的业绩评估与银行价值的创造挂钩;其次,要建立关键人才管理流程和计划。中国本土银行要借鉴国际领先银行的经验,系统地建立人才招聘、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
值得欣喜的是,一直以来,国有银行论资排辈、行政任命、“官本位”等对吸引人才极其不利的传统制度,正逐一淡出。而伴随着一系列现代企业制度的引入,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正为国有银行里逐步所用。我们发现,本土金融企业一方面正努力营造优厚的政策环境吸纳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更是努力提炼金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依靠制度激励人才。
记者在此次采访中也深刻意识到,保全人才要遵循市场规则。银行主动出击,实现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才是治本之举,光靠“硬保护”难以奏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造成巨大的人才缺口,人才争夺已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保全和提质人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战略重点。
5月19日,搭借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的舞台,北京11家金融企业首次联合向海内外招贤。包括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在内的9家境内外媒体同时刊登这则消息。对于此,北京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成燕红说:“金融已经成为提升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未来金融竞争的核心。”
而从更广的层面来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要关口,如果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更多地来源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其对外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大量廉价劳动力无弹性地供给。那么,随着边际效应的递减,这种增长路径必然需要更为可持续的方式来替代,如资本的持续、迅速的积累与投入。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人力资本的提质。以此观之,则人才致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单一企业成败的范围。
人才资源 核心 金融 竞争 人才 未来 第一 资源
扩展阅读
企业设计:实现企业竞争力战略 2025.04.07
企业设计:实现企业竞争力战略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构建和优化企业的整体架构,包括战略、组织、流程、技术、文化等。在企业设计的框架下制定公司战略,能将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十大核心价值 2025.03.26
企业设计:十大核心价值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设计,涉及企业十大核心价值内容,解决企业根源性问题,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企业。1. 未来赢
作者:王韵壹详情
竞争力一定是企业未来的核心能力 2025.03.20
竞争力一定是企业未来的核心能力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包括动态护城河、用户价值、技术驱动等因素。 外部环境如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也可能影响企业生存。或者
作者:王韵壹详情
未来十年企业设计的“系统竞争力”将决 2025.03.19
未来十年企业设计的“系统竞争力”将决定企业生死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单一的核心竞争力,如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或供应链管理。然而,随着全球经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竞争已进入系统设计时代 2025.03.17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我要发布需求,请点我!
相关信息
管理文库分类
最新发布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0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1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5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