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散漫的销售团队
523
本来一个大区经理的离职对市场来说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个却不同。因为公司发展比较迅速,而各种管理没有能及时地跟上,没有形成模式化,而一直像现在的很多企业一样,靠能人管理,能人在,而靠个人威信及能力可以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而能人一旦离开,市场就会面临瘫痪的危险。而C市场就恰恰如此,在该经理辞职后的一年时间,销量下降了25%。
笔者在两年前接任C市场时,市场又连续换了两任大区经理,频繁地换将,使得队伍难以稳定,员工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一方面企业在大量的招聘,而招聘上来的员工则要么很快流失,要么被同化,队伍变得涣散,内斗增加,为了追求短期的回款以得到更多提成,不惜许下很多无法兑现的空头承诺,甚至恶意窜货。营销队伍极度涣散,其中的很多人员早就成了“老油条”,有的人不愿出差,有的出差后游山玩水、睡觉泡吧,有的四处倒货,截留促销品。
业绩不断下滑,客户的抱怨却在激增,同时还带来大笔的差旅费用,被老总称之为“遭殃军”。即客户遭殃,老板遭殃。客户的抱怨也是此起彼伏,其中有些人纷纷转做其他品牌,公司费尽心血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很可能要毁于一旦。
在这种情况之下,笔者来到这家公司,接手了C市场。任某化妆品厂家的华东区经理,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老板十几万年薪聘请的所谓得 “精英”人士,在自己捞足个人腰包、留下了一火车的遗留问题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临危受命,别无选择。笔者到任之后,对市场及人员情况作了调查了解,就硬起头皮,开始整理这一团乱麻。通过分析,认为解决问题得关键应该从人的问题上下功夫。
员工的心态上普遍存在问题,笔者对于有些有上进心的人进行了沟通,力求其改变自身的问题,对于一些“混混”型的,则一律辞退。并招聘了很多得新人加入进来,为团队补充了新鲜血液。经过了半年多的整顿,业绩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在随后的日子我们的团队不断得壮大,凝聚力增强,两年之后逐渐成为了公司里的一支明星团队。
回首这两年多的风雨历程,笔者认为要提高团队的战斗力使之走向卓越,摆脱队伍变成“遭殃军”的最主要的法宝,就是要有好的有效的团队管理理念,并且去深入地执行。并且这种管理理念并不是长篇大论,而只有简单的几点,做市场,人是主体,要做好市场,首先也要做好人的工作。
有人曾经这样断言,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如何凝聚优秀的人才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摆在每个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当今的业内人士经常地感叹:化妆品行业越来越难做,优秀的人才越来越难求。有很多的管理者在人才方面并不吝啬,但还是存在着人才招不来,招来了留不住,留住了很失望,辞退了还要受损失。
笔者作为化妆品行业的一名大区经理,还曾经面对着一支“遭殃军”,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现将那段经历总结整理出来,与业内的人士共享。
一、“上下同欲者胜”。
团队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长期和短期的),这个目标要和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即实现公司目标的同时,个人的目标也能实现,个人与企业的目标在一定层面上是一致的,比如在公司的目标是在何时发展到何种阶段,而发展到这种阶段时,个人又会有如何的收益。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的共同愿景,和我们的老祖先孙子曾说过“上下同欲者胜”,都是讲述了这个原则。
要员工团结,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且必须和大多数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而不是所谓的把个人的目标与公司结合起来,要知道没有个人就没有了公司,人是最终的主体。这个目标还要让每个人都清楚明白,打个形象的比喻:员工上了你这条船,你必须在他们上船后告诉他们我们的目的地是去往哪里,到达后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否则话员工会感到迷茫和疑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方向感和安全感,会准备随时离开。
军队也是一种团队,我们党领导的军队为什么能够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有多种原因,但有一条是最重要的,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深入人心,激起了每个人的革命热情,就是解放全中国,改变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翻身做主人,所以能以弱胜强。相反国民党军队虽人数众多,但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各自为政,如一盘散沙,所以战斗力大大减弱,最终导致了失败。所以说明确的人人都渴望实现的目标是团队凝聚并增强战斗力的根本。
二、吸收贫下中农闹革命。
有句俗话这样说业务代表的,叫做“好人不愿意干,赖人干不了”,有很多的养尊处优的人是不屑做业务这份差使的,也许一时好奇来尝试,但吃不了苦,心浮气燥,干不上几天就开小差,还容易把消极的东西传染给他人,这样的人是不得不让他另谋高就的。当然很笨的人也做不了,我们要的是“贫下中农”,即那些头脑不笨,但学历不是很高,家庭与自身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员工,这些人吃苦耐劳,渴望机会改变自身的状况,因而革命工作热情是最高的,青岛啤酒的用人理念有重要的一条,就是用最适合的人。相反有些公司过份看重学历和从业经验,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我们这种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业务代表,首先我们的行业知识并不复杂,不具备高难度,良好稳定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是最为宝贵的,而那些高学历的员工相对于学历较低的员工来说,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要求会高很多,工作对于他们的可选择的余地也大很多,他们的稳定性相对来说就差一些,而团队的相对稳定对于团队的整体发展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
三、打铁先要自身硬。
要强化员工的基本素质,做为业务代表这样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除了要具备较高的行业知识和较强的沟通谈判能力之外,我认为还有三项重要的基本素质,那就是有自信、有勇气、有热情,我想这三种素质的重要性是每一位从事营销的人士都熟知的,没有自信的人别人怎么相信他并与他合作呢?面对客户的无数次拒绝,缺乏勇气的人会连客户的门都不敢再进去,怎么会做成业务呢?同样没有工作的热情,会缺乏感染力,不能感染客户,就不能打动客户,也就很难争取到客户。为了加强对员工的素质训练,我们见缝插针地开展了多种实战演练活动,比如5分钟演讲,现场模拟推销、谈判练习,情绪控制练习等,丰富了员工生活,熟练了业务知识和谈判技巧,增加了员工的归属感,并且提升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四、适当压力,适应压力。
营销本身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要让员工逐渐地适应工作压力,让员工明白有压力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须的,会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压力来自两个方面,有型的压力是指每月每周乃至每天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管理考核指标,每天要进行电话报到和工作报表的填写,规范严格的管理目的是要对个人不好的习惯加以矫正,让不良习惯不能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还要造成一种无形的只有个人能够感受到的压力,比如有人业绩上有了突破就要及时的表扬并把这种表扬传达给其他的人,对于其他这些成绩稍差的人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会鞭策他们不断地努力去追赶去超越。压力给人的感觉好象是负面的东西,实则不然,有压力才有动力,不要担心压力会造成人员流失,实际上流失的正是一些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是正常合理的,相反能经受压力而留下的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
五、激励、不断的激励。
要不断地进行激励,销售工作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每天会面对很多的拒绝和挫折,会受到客户的刁难和不合作,时间一长,他们也会像气球一样,斗志和信心会慢慢地减少或消失,只有及时地进行一些激励,才有利于恢复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我们每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阅读一些励志的书籍,会让人感到自信心得到恢复,感觉自身的力量又强大了很多。还有制定合理科学的薪资制度和必要的物质奖励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很重要而有效的形式。
六、向蚂蚁学习。
现在的很多管理者动辄要学狼的团队精神,我们则提倡学习蚂蚁的精神,因为蚂蚁应该算是自然界中最富有团队精神的了,它们不管个体是如何的渺小,团结起来的力量则不容小视。在非洲,蚂蚁大军曾数次席卷过千里草原,即使烈火和洪水也没能阻挡住它们,为什么不学习蚂蚁的团队精神呢?
为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我们把员工按区域或其他条件分为多个小组,并推选出组长,每个小组的业绩和管理指标决定着他们个人收入,个人的业绩再高,而整个小组上不去,个人收入也会大受影响。让每个小组都进行着竞赛,引导着新老业务们进行着传、帮、带,促进小组们之间进行着比、赶、超,增强了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不得不团结起来,争取良好的业绩。
近年来,人力成本在不断增大,流失率却在不断提高,已成为一个严峻而不争的事实,而很多业内的人士将之归结为人员素质下降、80后年轻人责任心差等等原因是很片面的,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笔者希望通过以上的经历和总结,对业内的营销人士能有所启发。毕竟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的。
扩展阅读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 2025.09.09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 2025.09.09
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党建制度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却相对薄弱。如何利用党建优势破解‘线上爆发、线下根源’的治理难题,成为亟待探索的关键。近年来,通过运用党
作者:沈志勇详情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 2025.09.09
关于舆情治理,新华社的这两篇文章信息量很大8月13日,新华视评发布《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8月14日,新华社快看 发布视频评论《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中央媒体连续发声,直指目前舆
作者:沈志勇详情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 2025.09.09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看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官方通报成为有关部门回应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通报了事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
作者:沈志勇详情
湖南湘阴肖新良“翻案”的舆情治理启示 2025.09.09
湖南湘阴肖新良“翻案”的舆情治理启示2025年6月25日,随着湖南省高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历时2年,3次审判,湖南湘阴肖新良终于迎来“翻案”。事件的起因是2023年7月,当地政府推动的市政改造工程中发生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 2025.09.09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17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31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4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5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3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1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30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3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