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对竞争,借势造市--家电企业如何应对大商场之间的业务冲突
作者:朱波 686
家电企业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二级城市的零售市场将被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等大型商业连锁所垄断,并且随着这些大商场的区域扩张,传统经销渠道的重心将被迫转移至周边市场以及工程批发业务。家电渠道正在向以大商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格局方向发展。
渠道的日益扁平化变革,使得厂家要直接面对消费者。由于大型的连锁商场几乎垄断了当地的终端市场,企业要树品牌、做销量,就必须依靠大商场来实现;而大商场要聚人气、树档次也必须依靠企业的支持。因此,大商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企业如何处理好与大商场之间的业务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微妙。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析大商场的“发家史”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帮助企业对大商场之间的竞争趋势和销售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让企业和大商场之间的合作变得轻松自如、互惠互利。
特点一:由操作渠道到控制终端。现在国内的苏宁、永乐、大中都是当年家电行业称霸一方的经销商,国美也有家电经营的背景历史。当资本积累以及市场变化到一定阶段,纷纷从“控制”下一级经销商转而“控制”消费者,这样更加把握了厂家的命脉,加上对家电企业的运作模式了如指掌,从而对厂家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特点二:扎堆开店。近年来,各大商场之间开展一连串的“圈地运动”,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广州市区,已经有三个区域形成了在半径不超过1公里范围内聚集国美、苏宁、永乐三大商场的壮观景象。北京的情况更加激烈。这样,也就在这些城市的形成了新型的家电消费商圈,对于原来的批发市场型的家电商业打击很大,同时,大商场之间的竞争也相应更为惨烈。
特点三:比对竞争,眼球效应。大商场之间你挑拨我,我打压你。想方设法吸引消费者眼球,各显神通。报纸广告你出整版,我绝对不会只出半版。你买空调送200元电费,我买空调返现300。……。这样的操作耗费了大商场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极易在促销上形成恶性竞争。但是,消费者却很喜欢大商场之间的相互倾轧,所以尽管商场越来越多,但是每开一家都人头攒动。扎堆开店更把消费者集中在几块不大的区域内,商场之间你争我夺,热闹非凡。
大商场最终把这些耗费的资源转嫁到厂家,以致厂家面对这些“罚款单”不知如何是好。
特点四:促销手法雷同、单一。大商场开展的各种市场活动不管戴什么帽子,实际上都还是价格竞争。
家电企业面对大商场之间这样的竞争环境,如何去妥善处理,使自己不会成为商场之间价格促销竞争的“牺牲品”,使自己和大商场之间真正能做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呢?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大商场也要赚钱,也希望多卖赚钱多的产品。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巧妙利用大商场之间的比对竞争,来为自己的品牌造市。
顾名思义,比对竞争,是利用本方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对方进行相互比较、相互对应的竞争方式。企业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利用大商场之间的比对竞争,从被动到主动,从主动到双赢。
比对竞争:由被动到主动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经常会拿到大商场传来的促销函,尽管这些促销活动相互重复,对企业来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企业也只有在和商场讨价还价后进行确认。在这样的格局中,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出了钱,却没有取得多少促销效果。
被动应对的企业,一般是处于二、三线或者正在成长的品牌,对于强势品牌而言,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商场往往需要它来提升自身形象和经营品质,且这些品牌的促销资源、产品资源丰富,他们之间的合作往往是游刃有余。04年被媒体炒得火热的格力和国美之间的“分手”事件,其实也就是格力有这样的品牌实力,但是格力和苏宁等大商场之间的合作却是如火如荼,从未中止。因此,资源相对薄弱的企业,暂时只能处于被动应对的地位。
那么,被动应对的企业应如何利用“比对竞争”来争取大商场促销的“话语权”,从而使促销取得理想的效果?
信息沟通比对法。和企业的业务人员打交道的主要是大商场的采购人员,也就是说,采购人员具有一定的操作灵活性。不同商场之间信息非常灵通,互相大打情报战。不同商场的业务采购人员也是互不服气,对厂家业务人员你拉我扯,其实,他们很担心企业会“偏袒”哪一方。
因此,业务人员对商场采购人员的日常信息沟通变得尤其重要。成功的业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大商场之间的这种业务竞争进行相互牵制,而不是把货堆进商场仓库就完成了任务。业务人员展开牵制的基本原则是:“你拉我,我扯他;你推我,我靠他。”
当然,相互牵制的成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基础。所谓“打一下、摸一下、亲一口”,做到这样,大商场对你也无可奈何。
借势比对法。处于被动应对的企业,在大商场中往往位于“二类”区域。商场中的终端资源要么开价很高,要么根本顾不上你,而企业要在大商场做销量和树品牌,就必须拥有终端资源。因此,利用促销契机,去争取商场内的临时终端资源,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些临时资源包括:挂横幅、做喷画、做吊旗、贴海报、搞人海战术等等。
优秀的业务人员,往往能利用大商场提出的各种要求变成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机会,通过满足大商场的一些促销要求而更换产品陈列场地、争取卖场广告位等,从而改善自己的终端形象。
借物比对法。每到与大商场进行结算的时候,企业老板就对被帐扣的促销费心疼不已。其实,企业不一定要让促销费体现为现金,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物品进行支持。这样,既节省了一些促销成本,同时,大商场又将物品赠送出去,宣传了企业品牌。
在实际操作中,由被动到主动的机会有很多,关键是要抓住大商场之间的竞争“缝隙”,从而达到企业自身的目的。
比对竞争:由主动到双赢
强势品牌在和大商场的业务往来当中,处于主动出击的地位。原因是他们具有很高的品牌影响力、丰富的产品线和雄厚的推广实力。
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也经常“受欺负”。这主要表现在大商场为了吸引眼球,有时会拿有限的几款产品进行特价甩卖,使得其他代理商牢骚满腹,企业也认为损害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那么,利用比对竞争法,可以解决双方合作中的一些摩擦:
产品区隔比对法。利用产品型号的不同或者产品种类、批次的不同进行商场之间的区分。不至于形成恶性的价格比较竞争。
促销分类比对法。在甲的商场做现场抽奖,在乙的商场就做“人海战术”。将促销活动区分开来,显示出企业对各个大商场的重视。大商场无法从面上来比对企业,反而会更加重视推广企业的产品。
赠品分级比对法。赠品的范围很广:现金、物品、礼品等。给赠品分级,分配给不同的商场不同的赠品。但是,顾客最满意的赠品要实行“普惠制”。
联合促销比对法。在旺季来临时或节假日,利用企业已计划开展的促销资源和大商场进行联合促销,大商场也是求之不得,双方既能节约促销费用,又能互相提升,同时,还减少了大商场日常的“促销通知函”。
通过层次清晰、条理明确的各种措施,预防大商场之间的比对竞争,从而达到双方理想的双赢的目标。
其实,这些办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灵活处理。关键是,通过大商场之间的比对,借好大商场之间竞争的势,来营造企业产品销售的“市”。
扩展阅读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第258期食品企 2025.06.12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 2025.04.18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 2025.04.16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 2025.04.16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2025.04.14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 2025.04.14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3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1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