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E时代下的职业教育
作者:刘晖 25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21世纪的人类将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目前,各国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增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普通劳动者。因此,重视教育和发展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把职业教育列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重点。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促进经济发展,成了我国今天的共识。
一、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是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问题,其实质就是职业教育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起着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可以看到职业教育为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第二次世界战败国德国的经济腾飞来看,德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采取和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掌握技术技能的劳动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即使是现在,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得到不断的加强。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八九十的年代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职业教育法 案,这些法案都是以增强美国的经济竞争力为基轴的。例如1982年的《职业训练合作法》和1994年的《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等,其目的就是:通过更充分地开发美国所有阶层的学术能力及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它们已由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工业化进程还远未完成,新的二元经济格局还将长期存在,一些传统技术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职业教育还将继续担负着培养专业劳动者,以满足社会需求。据美国经济学家断言,像美国这样的据说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约70%的工作岗位并不需要大学毕业就能胜任,那么,对正在向工业化迈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固然缺乏,但就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言,更为短缺的是大量的受过职业教育的各行各业劳动者。
另外,从劳动者自身素质而言。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全民素质的整体水平的高低。因为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物质资本自不待言,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就不能有效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不仅不能发挥技术效率,而且常常被毁坏,材料与元件被浪费。尽管引进的技术是最先进的,但是产品却不会因低工资而在成本上占有优势,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而且质量低劣。甚至可以见到引进的先进设备被闲置一旁,任风雨侵蚀。因为不会使用,或者使用失当被损坏又不能修复。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点,上世纪40-50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物质资本决定论的影响下,大量吸引外国资本,以求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然而20年的实践,并未产生预期效果。而在二战中经济遭到破坏的西欧和日本,在利用外资方面却取得很大成效。同样的利用外资引进同样的技术设备,何以效果如此悬殊?经济学家普遍归结到西欧和日本的教育发达,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吸收能力高,一旦有大量物质资本引进,就能迅速掌握并进一步创新,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可见,只有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以上这些,这不就是说明,一个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另外,像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短时期还无法实现的条件下,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更显得重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规模宏大的职业教育网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类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到2000年底,全国职业初中近1200所,在校生近90万;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20250所,在校生1307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学校有87所,在校学生达10万多人。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应从单纯注重知识转向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既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也存在着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如果学校是一个特殊的“企业”,那么学生作为“企业”的“产品”,自然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产品”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命运。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人的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些职业学校中,却还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业务,轻思想;重功利,轻素质。这种惯于应试教育,疏于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轻于思想教育,只要求学生记笔记、背笔记,不欢迎、不鼓励学生的异议和新见解,只是充当着现代知识的搬运工,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削弱和淹没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怎能有效地培养出创新人才呢?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是只“看不见的手”,它对教育质量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对这种为了网罗生源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放宽教学,近似于贩卖文凭的学校,其后果是恶性循环,面临着生源危机,最终自生自灭。

扩展阅读
企业设计: 中小企业难做是未能踏上时 2025.04.03
企业设计: 中小企业难做是未能踏上时代的节拍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管理的问题。未能踏上时代节拍才是中小企业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AI时代为企业带来的机遇 2025.03.31
企业设计:AI时代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AI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企业需要通过企业设计才能把握以下关键机会:1. 提升运营效率 自动化流程:通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企业的成败是时代的产物 2025.03.27
企业设计:企业的成败是时代的产物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在特定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技术发展等因素下的生存与发展。1. 时代背景决定机遇与挑战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竞争已进入系统设计时代 2025.03.17
《管理思想如何“落地”》7:究竟什么 2025.02.18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金融微博营销,“微时代”抢占高地 2025.02.18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服务越来越被各金融业所重视。面临如火如荼的微博,各大银行、保险、基金机构也跃跃欲试。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认为微博营销在传播性、互动性、精准性等各方面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0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1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5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