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转型期间的内部组织结构盘点

 作者:潘文富    0

经销商转型的方式大概有二十来钟,有些转型方式甚至可完全脱离传统的卖货模式,进行到全新的本地运营商模式。不过,虽然转型方式多,但转型的成功率不高,平均算下来不到两成。之所以搞不成,除了外部市场因素和转型方向的匹配度外,还有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经销商内部的组织体系不匹配。通俗点来说,就是底子不行,撑不起来公司的转型改造。那么,作为经销商公司,内部的组织体系究竟包括哪些环节?

一、战略规划

1.公司发展取向,是求稳,是做大做强,还做成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2.公司的所有权,是老板独有,核心股东,面向员工开放股权,还是面向社会开放入股?

3.基本的运营结构,也就是整个公司是怎么在运作的。

4.产业链发展方向。

5.市场专业定位,对外宣传口号。

6.销量目标、利润目标、市场占有率目标、终端覆盖率目标。

7.业务量萎缩和放大的对应方案。

8.公司市值的评估机制。

9.公司整体转让的基础工作与推进。

二、基本组织结构

1.人事组织架构。

2.上游客户,下游客户,供应商/服务商,政府职能部门。

3.财务管理,仓库管理,工厂管理,资产管理。

4.运营过程的透明化。

5.公司对外的传播体系(自媒体,合作媒体)。

6.社会资源管理。

7.成本与风险评估体系。

8.数据化管理。

9.内部信息化机制。

三、人事管理

1.人事档案。

2.岗位说明书。

3.招聘与背调,内推流程。

4.外部的储备人力资源库。

5.中层干部的引入与培养。

6.入职流程与岗前培训。

7.员工手册与基本管理规章制度。

8.员工培养体系。

9.执行工作的标准化确定。

10.标准化导入机制。

11.内部氛围与企业文化。

12.薪资行情。

13.考核体系。

14.监督与自查自纠。

15.对员工的情绪管理。

16.创新机制。

17.员工晋级与内外部发展。

18.对员工的安全防范机制。

19.对离职员工的管理。

四、业务管理

1.公司品牌与传播。

2.产品组合,各类产品的功能化定位。

3.上游采购。

4.库存管理(安全库存设置,实时库存显示)。

5.自有产品运营。

6.业务禁忌标准。

7.业务流程的标准化。

8.外部监督机制。

9.业务匹配度的定期评测。

10.应收账款的管理体系。

11.业务量分解与跟进。

12.物流车辆的全视频。

13.公司在当地的商誉管理。

14.退换货的管理。

15.公司品牌,个人品牌与产品品牌。

16.业务人员在客户面前的定位。

17.对竞争对手的全面了解与对比分析。

五、客户管理

1.客户档案。

2.客户分布地图。

3.客户的分级分类。

4.客服岗位的设置。

5.公司与客户的双向信息互通。

6.历史遗留问题。

7.客户的功能化设定。

8.对客户的定期调研。

9.中断客户的后期维护。

10.对客户的客情体系。

11.对客户的增值服务。

12.轮岗。

13.对下游客户的战略整合。

先得把这些内部环节清理出来,然后再逐一进行梳理,做匹配度评估,看是否要进行增补完善,还是升级创新。


潘文富
 经销商

扩展阅读

公司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思想。若是老板的思想固束了,甚至是僵化了,公司也就进入停滞状态了,接下来,就看公司的底子有多厚,吃老本还能吃多少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遇到问题就托关系找人来解决问题。在市场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靠产品的进销差价赚钱。按说,每个产品都要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理论上来说,产品卖得越多,老板也应该赚得越多。但事实上会有两个问题:1.增量不增利。甚至是倒挂,也就是

  作者:潘文富详情


对于经销商来说,基于产品经销来赚差价,目前还是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卖产品是通过终端售点来实现的,终端数量决定了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而终端质量则是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总而言之,终端售点,就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

  作者:潘文富详情


几乎没哪个厂家的经销商群体是整齐划一的,几百个经销商就是几百种样子,各经销商的规模、实力、发展取向、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指标千差万别。这也是经销商管理难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体系,很难包容花色各异的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以前就是简单的培训,后来叫增值服务,现在又叫赋能,就是厂家在技术层面对经销商有些帮助,主要也就是上上课,提供些系统工具,参观些市场。单次搞的叫论坛,多搞几次就叫商学院了,再大点就叫战略伙伴陪跑项目。这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