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关于中国,格老在自传里说了些什么
作者:李俊辰 349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自传——《动荡年代:新世界中的冒险》(The Age ofTurbulence:Adventures in a NewWorld)在英国出版后,备受推崇,尤其是在评论他对“全球繁荣”黄金时代所做的贡献。
英国《金融时报》曾说,格老新书书名也可以定为《通缩年代》(The Age ofDisinflation),因为这本书不外乎说了这么一个大主题:过去25年,全球自由资本主义如何成功带来了低通胀和低利率。
不过在评奖方面,格老遭遇了第一个滑铁卢。2007年末,价值3万英镑的“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年度最佳图书大奖”没有花落《动荡年代》,而是授予了威廉·D·科汉(WilliamD.Cohan)的《最后的大亨》(TheLastTycoons)。后者描述的是全球最顶级且最神秘投资银行——拉扎德(Lazard)——轰轰烈烈、极为引人好奇的发展历程。
现在看来,格林斯潘又遭遇了第二个滑铁卢。因为早已传出《动荡年代》在英文版问世半个月内,也就是2007年9月底就可以在中国大陆推出的简体中文版,直到今天仍不见踪影。于是引出多种猜测。
在英国和美国出版的许多关于《动荡年代》的书评中,很少提到书中的中国因素,而大部分集中在通货紧缩、美国利率和住房贷款以及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政策的“批判”。其实,除了谈及美国,格林斯潘在书中也提及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越南、印度、俄罗斯、拉美等地。其中,单独拿国家名字命名的章节就有两章,即第14章《中国的抉择》和第16章《俄罗斯的利肘》。还有许多的章节提到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看得出来,格林斯潘对“中国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毕竟,今天的世界,无论谈论外交实力还是经济动态,没有中国,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课题。他在2007年5月就发出过中国股市估值过高的风险警告。那么他在书中哪些地方触及了中国国民的敏感神经呢?
首先,格老认为,中国领导人的权力一代不如一代。这似乎与中国宣传的集体决策有些许“合拍”。集体决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避免神化领导人物的重要战略部署。有分析者认为,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既是中共中央集体领导探索创新的一个过程,也是中共全党形成政治共识的一个过程。今后,中共还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以使这个全球最大的执政党的运作更加科学民主。
但是,格林斯潘认为这种趋势和中国的自上而下又至高无上的权力结构会越来越矛盾。他给中国的两个选择是:拥抱资本主义和自由,或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格老基本否定了一方面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让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世界强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他的理论理念是自由经济决定政治自由。他把中国的权力结构比喻成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每一层都对上面负责。但要经济发展,某些层面的某些方面必然会由市场等因数而不对上下负责,这样就会对这个金字塔权力结构造成严重威胁。应该说,这是格林斯潘的资本主义思想作祟。毕竟,作为一个西方人,格林斯潘的内心还是无形地害怕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
还有一点,格林斯潘在论述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只字不提中国。从他的理论来看,中国是因为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而没有受到冲击。不过,格老莫非真的忘记了当时西方诸国强加压力要求中国货币贬值的历史了?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为抗击亚洲金融风暴是做了贡献了的。格老忽略这点共识,是否有其他原因,尚不得而知。当前,美国CPI走势平稳,中国CPI却大幅上涨。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为美国制造了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奇迹。据保守估计,中国2007年度将为美国提供的隐性贸易补贴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对全球的贸易补贴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提供给世界的贸易补贴来源于三个压低:第一压低劳动力价格;第二压低资本价格;第三压低资源价格。
毫无疑问,老牌共和党人的角色,决定了格林斯潘的立场。他也许会严词批评小布什的经济政策,也可以用个人观点讲出兵伊拉克是为石油,但绝对不会与共和党当权者唱反调到让民主党占便宜的地步。他这一立场正反映在他对中国的看法上。从尼克松时代开始,共和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就不喜欢共产党,老爱跟中国作对。虽然尼克松和格林斯潘偶尔会称赞中国,但这和他原先的期望相比,并不表明他们对中国的基本立场有什么改变。
当然,格老的自传只是他个人面对现实的意见,不必太当真。
英国《金融时报》曾说,格老新书书名也可以定为《通缩年代》(The Age ofDisinflation),因为这本书不外乎说了这么一个大主题:过去25年,全球自由资本主义如何成功带来了低通胀和低利率。
不过在评奖方面,格老遭遇了第一个滑铁卢。2007年末,价值3万英镑的“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年度最佳图书大奖”没有花落《动荡年代》,而是授予了威廉·D·科汉(WilliamD.Cohan)的《最后的大亨》(TheLastTycoons)。后者描述的是全球最顶级且最神秘投资银行——拉扎德(Lazard)——轰轰烈烈、极为引人好奇的发展历程。
现在看来,格林斯潘又遭遇了第二个滑铁卢。因为早已传出《动荡年代》在英文版问世半个月内,也就是2007年9月底就可以在中国大陆推出的简体中文版,直到今天仍不见踪影。于是引出多种猜测。
在英国和美国出版的许多关于《动荡年代》的书评中,很少提到书中的中国因素,而大部分集中在通货紧缩、美国利率和住房贷款以及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政策的“批判”。其实,除了谈及美国,格林斯潘在书中也提及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越南、印度、俄罗斯、拉美等地。其中,单独拿国家名字命名的章节就有两章,即第14章《中国的抉择》和第16章《俄罗斯的利肘》。还有许多的章节提到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看得出来,格林斯潘对“中国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毕竟,今天的世界,无论谈论外交实力还是经济动态,没有中国,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课题。他在2007年5月就发出过中国股市估值过高的风险警告。那么他在书中哪些地方触及了中国国民的敏感神经呢?
首先,格老认为,中国领导人的权力一代不如一代。这似乎与中国宣传的集体决策有些许“合拍”。集体决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避免神化领导人物的重要战略部署。有分析者认为,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既是中共中央集体领导探索创新的一个过程,也是中共全党形成政治共识的一个过程。今后,中共还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以使这个全球最大的执政党的运作更加科学民主。
但是,格林斯潘认为这种趋势和中国的自上而下又至高无上的权力结构会越来越矛盾。他给中国的两个选择是:拥抱资本主义和自由,或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格老基本否定了一方面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让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世界强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他的理论理念是自由经济决定政治自由。他把中国的权力结构比喻成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每一层都对上面负责。但要经济发展,某些层面的某些方面必然会由市场等因数而不对上下负责,这样就会对这个金字塔权力结构造成严重威胁。应该说,这是格林斯潘的资本主义思想作祟。毕竟,作为一个西方人,格林斯潘的内心还是无形地害怕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
还有一点,格林斯潘在论述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只字不提中国。从他的理论来看,中国是因为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而没有受到冲击。不过,格老莫非真的忘记了当时西方诸国强加压力要求中国货币贬值的历史了?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为抗击亚洲金融风暴是做了贡献了的。格老忽略这点共识,是否有其他原因,尚不得而知。当前,美国CPI走势平稳,中国CPI却大幅上涨。中国以巨大的牺牲,背走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为美国制造了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奇迹。据保守估计,中国2007年度将为美国提供的隐性贸易补贴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对全球的贸易补贴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提供给世界的贸易补贴来源于三个压低:第一压低劳动力价格;第二压低资本价格;第三压低资源价格。
毫无疑问,老牌共和党人的角色,决定了格林斯潘的立场。他也许会严词批评小布什的经济政策,也可以用个人观点讲出兵伊拉克是为石油,但绝对不会与共和党当权者唱反调到让民主党占便宜的地步。他这一立场正反映在他对中国的看法上。从尼克松时代开始,共和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就不喜欢共产党,老爱跟中国作对。虽然尼克松和格林斯潘偶尔会称赞中国,但这和他原先的期望相比,并不表明他们对中国的基本立场有什么改变。
当然,格老的自传只是他个人面对现实的意见,不必太当真。
些什么 热议 自传 里说 老在 说了 关于 什么 中国
扩展阅读
中国教育培训业2012发展大趋势 2025.08.12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 2025.06.09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 2025.04.08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中小企业转型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问题,其背后涉及内外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关键原因是:一、 资源瓶颈资金短缺 多数中小企业
作者:王韵壹详情
新开门店的白板期要做些什么 2025.03.06
新店开张,肯定要热闹几天。来帮忙的伙伴,自家亲朋好友,多年积累的社会关系和客户资源,被免费小礼物派送吸引进来的路人,各色人等在店里摩肩擦踵。无论是大红还是小红,新店开业前几天,营业额总是要红几天的。不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万物归移—2016中国移动互联网大趋 2025.02.18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我要发布需求,请点我!
李俊辰的文章
管理文库分类
最新发布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5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8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3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8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6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4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6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9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