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机关采取五措施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273

据国家税务总局消息,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答问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税务机关主要采取五项措施,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该负责人说,2005年,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1.6%,上升到2005年的6.8%。这些年来,个人所得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二是1999年国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是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使收入呈跳跃式增长;
  四是全社会依法纳税意识增强,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五是税务机关不断改进和加强了征管。

  该负责人指出,近年来,税务机关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管理。这始终是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重点。针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特点,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制定下发了演出市场、广告市场、个人投资者、建筑安装业等十几个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和办法,为强化高收入者征管提供了制度保证,促进了对高收入者的征收管理。2003年以来,各地税务机关逐步推行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要求高收入者定期申报收入情况,税务机关对高收入者实施动态管理。
  (二)推进全员全额管理。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80%以上来自代扣代缴。1994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下发了《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和强化代扣代缴工作的文件,在普遍加强代扣代缴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了高收入行业和单位的代扣代缴工作,并从1996年1月1日起,在部分高收入行业和地区进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试点,2003年以来,逐步扩大了全员全额管理的覆盖面,收到了明显成效。
  (三)加强税源的源泉管理。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进一步加强了对个人所得税税源的源泉管理,在推行全员明细申报的基础上,逐步对当地高收入人员建立起档案,截止去年底,建立档案的重点纳税人已经达到1137万人,有效加强了个人所得税的源泉控管和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
  (四)优化纳税服务。多年来,各级税务机关不断改进和优化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服务。如大力开展个人所得税法宣传,加强对扣缴义务人和办税人员的纳税辅导,向扣缴义务人发放扣缴义务人须知等等。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在规划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中优先安排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项目,重点围绕优化纳税服务、全员全额明细申报、数据分析比对、开具完税证明等方面进行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五)积极推进开具完税证明工作。去年以来,各级税务机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在实行扣缴义务人全员全额明细申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向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工作。去年在试点地区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550万份;今年一季度,全国税务机关已开具完税证明1800万份。

 个人所得税 征收管理 所得税 国税 施加 征收 所得 税务 人所 采取 机关 措施 加强 个人 管理 中国

扩展阅读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环境就不说了,虽然任何政策都有个从紧到松的过程,到什么时候才能松下来?这个不好说,也许短的到国庆,长的到房价上涨的那一天。对于酒商来说,面对急剧下降的销量,相对增长的成本,当务之急就是保命。在短期的

  作者:潘文富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若是员工都是高度自觉的,老板发钱也痛快。但这样的神仙员工实在不好找,只有通过设置考核的办法,来量化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及产出价值。理论上来说,员工若是认真工作,完成各项考核指标,收入自然不会少。但员工对

  作者:潘文富详情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