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705
邓小平的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阐明了金融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商品货币银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事业的坚实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一系列论述是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学体系,涉及金融领域各种战略性问题。虽然邓小平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论述,没有长篇大论的著作,但具有原则坚定、方向明确、思想解放、实事求是、言简意赅、尖锐泼辣等特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论述
邓小平同志通过几十年的武装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工作实践,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逐步加深了对金融工作核心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太行山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指出:“我们的货币政策,也是发展生产与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给了根据地经济建设以有力的保障。”
建国初期,邓小平在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期间,在《财政工作六条方针》的工作报告中指出:“1950年全国刚解放,金融不稳定,财政不可能稳固”,“为了发展经济,保证物价稳定,工商企业须有固定的流动资金,银行须有足够的银行基金”,阐明和强调了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978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银行应该抓经济”,“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他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发展的经验,强调指出:“一些破坏得很厉害的国家,包括欧洲、日本,都是采用贷款的方式搞起来的;”他要求“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得大一些”,多次强凋“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以融资为己任的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邓小平十分清晰地洞察到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91年春天,邓小平视察上海时高度评价浦东新区在开发中实施“金融先行”的做法。他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段话精辟地说明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金融在发展我国经济中的关键作用,阐明了金融与经济的本质联系。由此,形成了邓小平金融思想中最重要的观点———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论断。
对马列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银行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和最发达的产物”,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掌握大银行,并且要使银行“独享垄断权”,并指出:“按照全体人民的利益来调节信贷事业,从而破坏大金融资本家的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多次谈到货币的“第一”和“最终”推动力的作用以及银行信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列宁对银行和金融资本对资本主义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指出银行由担任支付的简单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提出改造资本主义银行,“砍掉使这个极好机构产生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东西,使它成为更巨大、更民主、更包罗万象的机构。”在谈到银行国有化时列宁强调:“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全部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
毛泽东也曾提出“国家银行发行货币,基本上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的货币政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受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曾设想在未来社会里的整个社会生产都是有计划地进行,因而认为银行是国家手中掌握的一种按计划配置资源的工具。而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也基本上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是计划经济,认为银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也只是突出表现为簿记、会计、核算。
邓小平冲破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的束缚,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把金融这个重要经济杠杆的作用突出地提到现代经济核心的地位。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金融活了、全盘皆活的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银行信用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论述,不仅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重大突破。邓小平把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在当代的新境界。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首先,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它的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物质资源运动。金融运行得正常有效,则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合理,对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所起的作用也就明显。
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现代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通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从国内看,金融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联系每个社会成员和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从国际看,金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纽带。
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思想,也为我们重视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警示。金融“核心”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行,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一系列论述是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学体系,涉及金融领域各种战略性问题。虽然邓小平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论述,没有长篇大论的著作,但具有原则坚定、方向明确、思想解放、实事求是、言简意赅、尖锐泼辣等特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论述
邓小平同志通过几十年的武装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工作实践,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逐步加深了对金融工作核心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太行山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指出:“我们的货币政策,也是发展生产与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给了根据地经济建设以有力的保障。”
建国初期,邓小平在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期间,在《财政工作六条方针》的工作报告中指出:“1950年全国刚解放,金融不稳定,财政不可能稳固”,“为了发展经济,保证物价稳定,工商企业须有固定的流动资金,银行须有足够的银行基金”,阐明和强调了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978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银行应该抓经济”,“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他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发展的经验,强调指出:“一些破坏得很厉害的国家,包括欧洲、日本,都是采用贷款的方式搞起来的;”他要求“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得大一些”,多次强凋“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以融资为己任的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邓小平十分清晰地洞察到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91年春天,邓小平视察上海时高度评价浦东新区在开发中实施“金融先行”的做法。他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段话精辟地说明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金融在发展我国经济中的关键作用,阐明了金融与经济的本质联系。由此,形成了邓小平金融思想中最重要的观点———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论断。
对马列主义金融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银行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和最发达的产物”,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掌握大银行,并且要使银行“独享垄断权”,并指出:“按照全体人民的利益来调节信贷事业,从而破坏大金融资本家的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多次谈到货币的“第一”和“最终”推动力的作用以及银行信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列宁对银行和金融资本对资本主义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指出银行由担任支付的简单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提出改造资本主义银行,“砍掉使这个极好机构产生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东西,使它成为更巨大、更民主、更包罗万象的机构。”在谈到银行国有化时列宁强调:“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全部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
毛泽东也曾提出“国家银行发行货币,基本上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的货币政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受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曾设想在未来社会里的整个社会生产都是有计划地进行,因而认为银行是国家手中掌握的一种按计划配置资源的工具。而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也基本上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是计划经济,认为银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也只是突出表现为簿记、会计、核算。
邓小平冲破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的束缚,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把金融这个重要经济杠杆的作用突出地提到现代经济核心的地位。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金融活了、全盘皆活的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银行信用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论述,不仅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重大突破。邓小平把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在当代的新境界。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首先,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它的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物质资源运动。金融运行得正常有效,则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合理,对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所起的作用也就明显。
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现代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通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从国内看,金融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联系每个社会成员和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从国际看,金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纽带。
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思想,也为我们重视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警示。金融“核心”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行,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核心 金融 现代 经济
扩展阅读
企业设计:十大核心价值 2025.03.26
企业设计:十大核心价值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设计,涉及企业十大核心价值内容,解决企业根源性问题,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可持续和有竞争力的企业。1. 未来赢
作者:王韵壹详情
竞争力一定是企业未来的核心能力 2025.03.20
竞争力一定是企业未来的核心能力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包括动态护城河、用户价值、技术驱动等因素。 外部环境如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也可能影响企业生存。或者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盘点:移动支付 2025.02.18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金融微博营销,“微时代”抢占高地 2025.02.18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服务越来越被各金融业所重视。面临如火如荼的微博,各大银行、保险、基金机构也跃跃欲试。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认为微博营销在传播性、互动性、精准性等各方面
作者:刘东明详情
探析传统品牌DTC营销模式的核心逻辑 2023.09.08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我要发布需求,请点我!
相关信息
管理文库分类
最新发布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5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6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5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4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7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