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营销误区及连锁模式探索

 作者:马超    706

 乳液行业有巨头伊利、蒙牛、光明;家电卖场中有国美、苏宁;食用油行业有福临门、金龙鱼、鲁花;牙膏行业有佳洁士、高露洁、中华、云南白药、两面针;汽车行业有吉利、比亚的、奇瑞…那么,珠宝行业有谁?山东有世纪缘、鲁滨(中金嘉禾)、山东黄金、山东招金、梦金圆、鑫源、齐鲁金店、太阳金店;北京有恒信(IDO)、戴梦得、瑞恩、菜百;浙江有明牌、万隆、金兄弟、越王;江苏有通灵、千年翠钻、宝庆银楼、盛世、雅致;河南有英特纳、金伯利、金鑫、天成。而中国珠宝集散地的深圳则汇聚了粤豪、金龙、百泰、翠绿、金叶、爱迪尔、金象、吉盟、蒂爵、百爵、千禧之星、戴俪尔、爱得康等数百个大小品牌。在各行业日益发达并趋于整合的今天,珠宝行业还在激战正酣!是什么导致了今天的割据局面?是什么使得珠宝行业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又是什么使本该称之为奢侈品的珠宝沦为了“高价低档消费品”?

  落伍的人才观念

  与IT、电子、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不同,身披“奢侈品”袈裟的珠宝行业却是一个极度匮乏人才的行业。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黄金珠宝的销售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真正放开,在卖方占据主动的情况下,只有有货就不愁卖,所以根本不需要什么营销、策划、战略、管理…没有竞争就无法踊跃人才。也就是说,早期的珠宝业根本不是培育人才的温床。

  国内珠宝企业几乎清一色的家族制企业,即使到了竞争相当激烈的今天,当你进入任何一家珠宝公司就会发现,至少还有30%-50%的管理者为老板的亲属。贵金属昂贵的特点决定了“手必须干净”这一朴实的要求,而这朴实的要求又决定了“忠诚大于一切”的落后用人观。

  与马化腾、王传福、王石、潘石屹、王志东等一批企业家不同,珠宝业的老板们95%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这并不是说珠宝业老板的雄心与能力较上述企业家要弱,而是他们缺乏现代企业经营者的意识。这种落后的意识决定了其他行业优秀人才很难与珠宝公司企业价值观形成共鸣,这不利于尖端行业人才的进入。

  珠宝业没有领头羊,各个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环境相差大的先决条件决定了 A公司的总经理去了B公司很可能连头绪都摸不到。另外,家族制企业内部纷争激烈,内部倾轧或轻或重的存在于每个公司之中,新进人才发挥空间受限,原有人才则要论资排辈,要做事先做人的风气已经蔓延在整个珠宝圈。所以珠宝圈曾被笔者戏称为“空降兵的断头台”。

  珠宝业平均待遇偏低。与相近行业,如服装业、钟表业、化妆品业相比,珠宝业为高级人才提供的薪资水平较难吸引到其他行业一流人才的进入,这也是该行业人才匮乏的又一原因。

  人才是一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软实力的体现。但是,珠宝业畸形的发展观与用人观导致了人才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这是困扰各珠宝企业发展的第一瓶颈。

  品牌意识严重落后

  当食品行业、酒水行业、家电行业、药品行业、汽车行业的广告在央视上狂轰滥炸的时候,我们又能看到几个珠宝品牌的广告呢?如果说打广告就是做品牌显得太狭隘的话,那么笔者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在珠宝业内还有高达50%的老板连打广告的意识都没有。具体一点的话,笔者可以将目前国内各公司对于品牌的认识归为以下几类:

  品牌意识淡薄型:这一类企业又分为两大类:快速圈钱的招商型企业与老牌地方金店。其中,圈钱型企业以深圳的部分珠宝公司为主。这一类公司依托深圳珠宝集散地的影响力,包装一下就开始招商。招商后对加盟商没有任何高空广告与地面营销的支持,一味填鸭式的塞货,迫使加盟商除了往死里打折别无出路。他们不求做强做大,只求快速圈钱。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卖方转为买方市场时,加盟商的生存就会举步维艰,而这一类“品牌”也就会自然消亡。老牌地方金店则是完全出于意识问题。这些地方金店自认为在本地经营多年,有着固定的客源与信誉,所以从来不进行品牌提升与广告推广,逢年过节也就是打折、打折、再打折。倚老卖老,以至于越来越老,在80后、90后消费者日益成为主流的今天,“老”从优势转为了负担,经营便开始日趋惨淡。

  具备初步意识型:这一类企业以地方霸主型公司为主,他们对品牌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表明他们缺乏系统的品牌战略与理论的支持。其中,这类企业的表征状况如下:

  A. 无品牌内涵,甚至品牌名走抄袭路线。例如,因为香港有周大福、周生生,就派生出了周大金、周六福、大福、金大福、大金福等等。这些品牌的特点是,打品牌擦边球,以三线城市及县乡为据点,走低价路线占领低端市场。

  

 区及 误区 珠宝 连锁 探索 营销 模式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