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90后,走进新营销时代
作者:冯启 448
他们会在网络上尽情的展现自我,而转眼却在现实中沉默寡言;他们会在网络中有上百个密切交流的网友,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知心朋友。
不仅是中学生,就连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也会觉得在现实中和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据智联招聘90后群体调查:来自成都的一位同学感慨道:前不久,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同学聚会。十几个人坐到一起,很有看相的一盘菜刚端上来,其中一个人拍照、上传到微博,然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拿出手机,开始在微博上转发、评论。本来应该热热闹闹的饭局,变成了大家都低头看着手机不停傻笑,太不可思议了。
互联网这个虚拟、高包容性的世界,是90后表现自我和宣泄情感的渠道,网络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解决之道:在品牌营销中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媒体的力量去影响这群与网络共同发展的人,而是必须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去和他们建立联系。并且,网络不仅仅是媒体,更是他们生活的方式,是走进他们生活的最佳平台。
冲突二:偶像与自我的冲突
他们生长在思想解放的时代,一方面缺乏信仰,缺少精神偶像,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偶像展现自我。
90后这一代人有自己的思想,眼界更加开阔,但以自我为核心,拒绝被偶像代表是他们最大的共性。90后这个群体也有各种各样的人,如果单单只是把90后安在某一个人身上我觉得不算很恰当,因为他是一个群体,然后这个群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
偶像对于90后而言,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对象。只要是某些闪光点、言论同自身的价值观、理想有着重合,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此外,90后大学生对偶像也有着较为积极和理性的认识。
关于偶像问题,网上有位同学这样描述:偶像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就是说你崇拜的人肯定会促使你,激励你成为他这样的人物,虽然不一定要成为这一类的人,至少他作为你心目中的英雄或者是偶像,他所做的事情或者是他具有的品质,你肯定会在将来的行动中努力地向他靠拢。而有个网友则表示:对于那些偶像和一些公众人物,我认为没有真能够打动我的,很难说他就是我的偶像,但如果我觉得他比较能说真话,我就欣赏他。
在90后的眼中,偶像不必有高贵的出身,不必有体面的职业,不必是公认的成功人士,只要身上有与他们价值观相同的闪光点,就可以成为90后的偶像,在多元的背后,其实是对个性的极度尊崇。
解决之道:品牌很难再通过一两个传统的明星人物将他们一网打尽,也许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文化圈,打上个人标签或潮流符号,比找个偶像来号召,会更符合90后的口味。
冲突三:创新与矛盾思维的合理共存
90后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存,90后更有目的性而非所谓的“功利性”,90后是自我的一代但非颠覆的一代,90后追逐的并不全是流行事物,90后不需80后“管理”也不需70后“恐惧”,90后需要的只是被了解。除了时尚、靓丽、有个性、敢言,90后还比任何一代人都更加从容、自信。当笔者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去描述他们的“个性”时,90后告诉笔者,我们就是个性,每个人都不一样才叫真正的个性。90后是很有创意的一代!他们不拒绝主流文化,大多数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喜欢与朋友共同完成一件事!
当然90后会做一些出其不意的事。他们一位19岁的芝加哥年轻创业者在参加AOL的K12创业孵化项目后,仍然继续在该公司“潜伏”长达两个月之久,免费享受食品、饮料、健身,以及各种办公设施。这位有才的青年名叫埃里克·西蒙斯,他第一个月只花了30美元。在笔者看来,这应该算是90后的经典行为!独立、个性、有创意。
冲突四:敢于挑战权威 ,却无视他人质疑
他们活跃在这个“权威失信”的时代,他们对各行业所谓的“专家”嗤之以鼻,但同时也不愿接受来自别人的质疑和猜忌。
90后是open的一代,他们接收信息的来源是多元化的,这造成了他们绝不盲从所谓的“专家意见”,也绝不轻信别人的指导,因而90后敢于挑战权威,直言不讳的评论时事。
“武汉杨同学在通过网络关注时政新闻、社会热点问题的情况就十分具有代表性:‘我从来不看电视新闻,我关注时事主要是看原报道,就是一开始的消息源,我不会只看论坛的转帖,就发表评论,我一定要找到消息源,找权威网站看他到底说没有说。’”——摘自CMI校园营销调查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接受别人对他们的评论,面对质疑时,往往会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漠然心理。但他们却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对不同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而且他们的个性显得率真与直白,比如有次上课学生问笔者用不用微信,笔者说不用。90后孩子们的眼神俨然在诉说着什么,笔者就自己说出来吧:“我OUT了不是。”
解决之道:品牌不应该再以“专家”的身份和态度去与90后沟通,他们不喜欢“被指导”,更不喜欢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而更喜欢以有趣的方式去自己找到答案和真相。因此,品牌营销必须基于“产品或品牌事实”,不能“纯概念化”甚至欺骗他们,否则企业随时都有可能“被曝光”,成为危机事件。这对于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是有利的。
冲突五:乐于社交却总感觉孤独
他们崛起在这个“娱乐”时代,他们喜欢各种社交活动,但却总是感慨自己的孤独。
扩展阅读
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实践 2025.08.12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打造聚合落 2025.08.12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2025.08.12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并快乐着! 2025.08.12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撼旅游业 2025.08.12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6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2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7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6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4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7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