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经营从企业管理五项秘诀开始

 作者:詹文明    694

赢得金杯、银杯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如果不能满足顾客、社区和社会的需求,那又有何益呢?反之,如果企业能获得顾客的口碑、市场的口碑、同业的口碑、专业的口碑,纵然金杯、银杯一个也没有得到,也不会降低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也不会减少顾客对企业的尊敬。

4.创新型企业

对某些企业来说,模仿是企业必经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要愈短愈好,持续过长会有碍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企业来说,2008年是十分艰难的时期,许多的中外企业不是裁员、取消带薪假期,就是砍掉几成研发预算为企业度过寒冬做充分的准备,因为不知道经济什么时候才能回温、复苏。然而,美国的微软公司并不跟进,虽然微软也裁员数千名,但并没有降低研发的预算,微软依然高居全球研发预算的榜首。微软是一家典型的创新型企业。中国的华为公司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它之所以能跻身于国际公司的行列,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型管理企业,主要的原因就是华为在研发预算和人才开发方面的全力投入,这使得华为在2008年有亮丽出色的业绩。

5.企业创新的三个方面

中国有句俗语——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和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企业和它们的组织结构,使得中小型和微型的创业型企业愈来愈多,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创新潮流,并成为了中国经济活力的主要来源。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的大型化、超大化反而较少,仅局限于国有企业。未来的企业如果想成为像海尔集团、华为集团、联想集团这样的知名企业,其难度恐怕愈来愈大。因此,企业从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创新恐怕是未来的潮流和趋势所在。

下面分别介绍企业创新的这三个方面。

(1)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通过研发创造出具有世界级技术的不一样的产品,成为某一个领域里的新霸主,这是企业创新的第一个方面。以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这样的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2)管理流程的创新

也就是说,通过改善管理的流程,将企业的软件、硬件组合成一套系统,从而充分发挥它们在流程上的作用,使得对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具有一套明确、简单、清晰、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使得管理流程具有竞争力。

(3)市场、消费者行为和价值的创新(社会创新)

企业通过创新的概念和创新的做法,使得顾客获得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而并不需要他们付出昂贵的成本,这就是市场、消费者行为和价值的创新。就像H&M服饰公司一样,以混搭的策略思维,将设计得极为时尚的服饰和配件,以路边摊的价位提供给消费者,从而抓住了20岁到35岁的女性的心,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出现了几乎疯狂的抢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旋风。

企业都想生存和发展,但是如果不创新,那么,就是再大的公司、再棒的企业,也只有死路一条。为此,通过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管理流程的创新,市场、消费者行为和价值的创新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才可能使企业应对变革,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企业能做到这三个方面的创新,则于自身是幸,于社会是福,这样的企业将会成为未来企业的主流。

本文摘自詹文明著《德鲁克谈企业管理》(东方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詹文明
 企业管理 五项 企业 管理 开始 经营 改善 秘诀

扩展阅读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