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网络,电商新布局

 作者:阮晓东    435

  【 背 景 】


  物流网络对电商企业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是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主要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电子商务在操作的过程中并没有离开实体经济的支撑,任何一笔完整交易都包含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者都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的技术手段来完成,但由于物流涉及到实物的传递,必须依靠实体的操作。因此电商物流网络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度,物流网络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日益突出。


  实际上,涉及电商企业的物流不仅是在终端的货物配送环节,从商品原材料的采购、生产的各工艺流程、半成品的配送加工以及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废弃物的处理都有物流网络的存在。电商企业尽管在商品设计、报价、销售、订单处理、资金回笼等方面利用了较多的网络支撑,且配合良好的物流活动具有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等功能,并可保证电商企业的合理发展,而便捷的电子商务贸易形式的生成,几乎就是建立在现代化物流的基础之上的。


  此外,随着市场的融合,目前物流企业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物流企业一是把虚拟店铺,如淘宝、京东等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二是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所以说现代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而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当中,由于物流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直接接触消费者,所以物流网络的运转效率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效果,并且影响到电商的发展速度。根据《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61亿件以上,快递业务收入超过1430亿元,这意味将比“十一五”末增长1.5倍,占邮政业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5%。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针对电商的物流企业还会获得持续的发展。


  现代物流网络的时效性是快递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我国邮政行业对国内异地快递服务实现的规定是不超过72小时,五星级快递企业72小时准时率需要达到95%以上。目前,国际快递巨头的时效性保持得较好,它们虽然没有介入到中国的快递行业中,但是其技术和管理都值得中国的物流企业学习。比如联合包裹设计了统一规格的文件封、快递箱等,且产品定价与统一规格的快递箱结合在一起。联邦快递实现了全部快件的全自动化分拣,不仅分拣效率高而且差错率低。目前,我国在中高端的商务市场还没有出现能与国外的商业巨头们进行有效竞争的企业。而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时效性的保持,比如顺风快递。顺风是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快递企业。顺风快递也在国内快递业中拥有时间优势,苏浙沪与珠三角、京津地区之间都可实现24小时到达。目前,顺风快递想利用波音737飞机运营上海、北京、杭州以及深圳之间的航线。而除了专机以外,顺风快递还与多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利用国内230多条航线的专用腹舱,负责快件在全国各个城市之间的运送。而其他物流企业由于基本采用的是公路干线运输,在时效性和服务质量上都略逊于顺风。


阮晓东
 物流,网络,电商,布局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80后、90后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网购日益成为80后、90后网一代、宅一代的日常生活方式。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分析说,正是因为如此,如今国内外各大知名护肤品均把网络作为品牌传播的重

  作者:刘东明详情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无论是跨国集团还是本土企业都无法割舍。然而由于中国日化行业开放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末,宝洁、联合利华两大全球日化巨头就进入中国,而后雅芳、欧莱雅等跨国公司也加入“圈地运动”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