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中的世俗与人性

 作者:周云    212


忽然想起前几年网络上的一个故事,陕西一农民去地里干活,发现地边的一棵老松树开口讲话了。。。。,农民开始半真半假的逢人便讲,结果是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十里地甚至隔壁县城的的男女老少都来上香朝拜。该农民既收“门票”,又卖香腊纸钱,瓜子饮料,还为香客们提供餐饮住宿,发了笔小财。

从旅游策划的角度讲,该农民也算是一好手,先编故事,接着利用口碑进行传播,旅游产品的开发顺理成章,还产生了住宿经济。不过上述一切一切,都建立在“上香朝拜,祈求好运,”这种世俗文化的基础上,脱离此文化基础,以上都不会成功。

其实说到底,旅游营销就是聚人气,人气是一切的基础,人不来,其它都是扯蛋。以名山大川秀丽风景聚人气是最低级的一个层面,是“靠天收”。再上一个层面就是搞文化节庆,从所谓的文化传播公司到政府部门,一大群人忙活,是20%的智力劳动加80%的体力劳动。中国人爱热闹,若有特色,也能聚些人气。再上一个层面就是纯粹的智力活,靠深度把握人性。

少林寺能成为中国寺庙的带头大哥,卖的是一个武字,吻合了人性世界中崇尚暴力的天性。

澳门靠博彩发财,吻合了人性世界中天生好赌的天性。

卖加朝圣能成为世界上最疯狂的朝圣,源于伊斯兰教徒对信仰的虔诚,这也是人性。扯点题外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教国家,为啥中国人不疯狂,因为中国人务实,信教不虔诚,信一半不信一半,能站在宗教以外的层面看问题,甚至能利用宗教,如古代农民起义,一个领头的瞎掰个宗教故事,编几句诗,忽悠一大群人跟着起义。

新疆天山天池的水怪之谜,神农架的野人之迷说到底,炒作罢了,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但很有效,吻合人性中对奇闻怪事的探索欲。

泰山的口号也改了,改为“登泰山,保平安”,与大众祈福心态很吻合。

东莞的服务业大部分靠SEX产业支撑,东莞有中国淫窟的说法,据说SN业已进入ISO标准化的时代,大量的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人慕名而来声色犬马,这也是人性。

经常看熊大寻的书,他对于旅游策划中世俗与人性的把握是比较到位的。

昆明的“天天过春节”,既低成本的整合了各地的资源,又恰当的利用了中国人爱看热闹的羊群心态。

井岗山策划中的“财山,财水”的产品策划吻合了人性中的祈求发财致富心态。

遵议策划中的“转顺之城,中国会都”,一可以吸引平民老百性,谁不想人生从此顺利啊。也可以影响企业集体会议的选址,一般来说,企业集体会议,必有重大决策产生,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和发展,企业老板也想博个好彩头嘛。开完会,吃喝玩乐,声色犬马,带动二次消费。

南岳衡山被熊大寻整成“中国龙脉”,有打造“中国麦加”之势,从名人效应和人性的角度看是可行的,怎么推广也是一个问题。浅谈几点想法,供探讨。

1 赞助央视《百家讲坛》,看能不能做一档《衡山下的中国名人》。

2 出书,深度解读和探讨“唯楚有才,于斯为盛”之谜。

3 名人评选活动,然后在衡山上树立雕塑,供后人朝拜。

等等等等,大家尽管想。到此为止啦

周云
 旅游,营销,中的,世俗,人性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