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无效的营销会议

 作者:刘仁宝    522

    1、会议内容全而不细,“面面俱到”结果“处处不到”!

    从经销商到终端、从陈列到促销、从推广到运营、从团队到财务核销等等全部涉及,营销的每个细节都谈的滚瓜烂熟,到后来与会者都倒背如流了。

结果仍然是这些问题都没有执行到位。

    由于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讲到,就会在所有的问题上都是泛泛而谈,有很多细节不能讲解到位。例如“加强终端促销的执行”:那么终端的分类如何进行?不同的终端给予什么样的资源支持?如何给予辅助手段强化这些促销?如何防范促销的负面效应?如何克服促销资源的流失等等。这些细节不在会议上作详细的分解,就只好根据各地营销经理的理解和能力、经验来操作,结果是千变万化,千奇百怪。——于是在下一次会议再次强调,但是“涛声依旧”!

    好的营销会议,现在已经变成单项问题的集体研讨,最后形成一个大家的共识,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某一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可能的疑问是: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做这样细致的讲解,如果都这样的话,一年要组织多少次会议才能完成?

    整个疑问似是而非。会议上不明确的,就会在会议之后浪费更多的时间。这个隐性的时间成本没有谁来计算,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成本,还有市场的机会。

    一次会议上真正解决1-2个问题,一年开4次(一个季度一次)就会解决多少问题?有些问题是真正影响到我们的业绩与执行的力度与速度的,也只要在三次的会议上就会基本解决。而且,这种形式的营销会议,也是一次学习会议、培训会议,思路的互相碰撞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方案的形成与灌输又是一次生动的培训。

    对于很多企业,领导者不能做一个简单的“布道”工作,因为营销团队对于各项工作的技能并不是很娴熟,这需要通过营销会议来做基本的技能培训,就是要传授“术”的修炼。专项问题的方案的出炉,就是一套战术的演练,营销人员也可以触类旁通,应对以后更多的工作项目。因此,不要担心会议次数的增多,也不需要担心会议时间的不足。

    2、缺乏严格的业务管理、跟踪制度,是影响营销会议效果的关键因素

    再好的营销会议,如果缺乏一个优秀、有效的业务管理、跟踪制度,其结果仍然会大打折扣。毕竟不能保证每次营销会议的内容都能让所有的人完全理解、接受;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出现各种干扰,从而使执行的效果得不到完全的保证。

    业务管理就是要把每一次的会议要求,按照最基本的标准来对各地进行各项动作的任务分解,并根据这些分解来进行项目考核。例如:每次新产品的上市,营销会议都会提到上市策略。那么紧接着就应当是业务管理的要求:导入客户的时间性要求、导入多少终端、终端的类型以及在何时完成、终端的出样率、促销推广的波段性时间、资源何时到位、甚至细致到哪些终端张贴何种海报与数量、考核的依据等等。

    这样的业务管理与跟踪,才能确保各地明白必须努力的方向,使得工作有了可以考量的目标,从而推动每项工作的执行趋向或者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满意性结果。

    这些业务管理层面的事宜有时候也需要在营销会议上明确。实际上,如果解决了营销会议的“面面俱到”的问题之后,业务管理以后也就可以成为一种工作的常态。也就是说,不是每项工作都必须依靠会议来策动,只要一个决策之后辅助以有效的业务管理,那么很多的会议将得以避免——因为,不需要再来苦口婆心地“全面要求”了

 

 三种 无效 会议 营销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