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效营销中国生存法则

 作者:张蕾    185

直效营销近几年在中国营销界开始盛行,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们都意识到了直效营销对于当今新型销售环境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怎样进行直效营销的战略规划和怎样进行直效营销的细节执行,却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两大难题。


  新近在中国举办的“西学东用”论坛请来了销售营销权威柯约翰先生和乔润先生,将美国最佳的营销策略带到中国,并与中国现状相结合,解读如何有效地接触自己的目标消费者,以帮助所有营销人员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好的业绩。


  柯约翰先生总结了自己三十五年的直效营销经验,从直效营销的定义、历史发展、特性、工具开始,准确而全面地讲解了B2B直效营销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针对中国企业直效营销成功提出了九大要诀。 


1. 目标设定及名单素质


  “在B2B的直效营销中,对于一份素质很高的名单而言,即使沟通非常不充分,带来的效果往往也比很充分的沟通却建筑在素质很低的客户名单之上要好很多。”柯约翰先生说。通过这种方式,会有一小部分的目标消费者(与产品)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达到更好的效果。

2. 产品所附的优惠条款


  企业要关注通过咨询产生的利益要求者,要学会在咨询者的需求中将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对于可能发展为领先消费者的利益要求者们要尽量保持他们对产品的兴趣直到他们进行购买。

3. 描述购买过程和“决策树”


   根据消费者的工作性质找出企业需要进行沟通的群体,这部分根据工作性质划分的人群资料,将使数据库变得更加完整;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沟通也要相应进行改变,企业需要传递不同的讯息和产品利益。想要轻松找出所需提供何种相应的产品利益,可以通过问以下的问题来实现:“在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他们想要的或是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

4. 接触媒介的次序及频率


  直效营销的三大主要媒介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于个体的可命中性和可支付性,广告、公共关系、产品预演会等宣传方式均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三大主要媒介是:直复邮件传真、电子邮件和电话。企业应该将它们配合使用以测试最佳效果—先打电话随之发送电子邮件是目前的最佳组合。

5. 好的创意非常重要


  对于直复邮件来讲,设计重点是可以吸引收信人开启的信封—在美国,专业或是商业信函仍保持着最高的开信率;电子邮件的主题与上面提到的信封起着相同的作用,直接影响开信率。

6. 测试


  利用直效营销成功的四大支撑去指导企业了解自己该重视的测试点——不要去测试那些不重要的方面。相同结果重复出现的频率在30~50次时才足以确信,标准的测试应该分成A/B卷。如果有时B2B的市场太小,就该将目标集中在定性的利益要求反馈者中,每次选取一类人或是一个地方。

7. 加快回应处理


  如果可能的话,企业应该提供多种回应市场的方法,以增加整体的回应率。回应市场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最好做到24小时电话回复、当天的邮件回复。

8. 维护精准的数据


  B2B 的数据更新速度非常快,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保证数据的精准性是企业上上下下所有员工的职责。名单的提供者可以是公司的各个部门,包括营销、销售、财务以及客服部门等。

9. 创造领先地位,不要只关心销量


  相比较直效营销的三大媒介而言,销售人员的相关成本更高一些;如果对比电话营销在购买过程的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你会发现销售人员对于促成购买所贡献的价值是最大的。

张蕾
 营销,中国,生存,法则,营销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