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市场营销部门的业绩 高建华《不战而胜》连载

 作者:高建华    624

在与许多企业家交流的时候,他们经常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衡量市场 营销部门的业绩?销售部门的业绩似乎很容易衡量,而市场营销部门就比较模糊,因为他们感到没有量化的数据,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其实这是一个普遍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两个问题令市场营销大师们困惑,至今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个是市场宣传的效果如何评估?如何量化?另外一个是市场预测如何能测的准?谁能解决这两个问题说不定就能得到诺贝尔奖。
尽管没有完整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评估市场宣传的效果,但是仍然有部分科学的方法可以供企业借鉴。首先我们把市场宣传带来的正面影响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知名度,第二个层次是偏爱度,第三个层次是尝试率,第四个层次是忠诚度。知名度与偏爱度我们已经讲过,尝试率是指消费者看过企业的宣传品之后有多少人产生了"试一下" 的愿望,并付诸行动,忠诚度是指 常年重复购买的消费者。如图所示,有五个不同的产品,在调查了众多的消费者之后,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很显然A产品的问题是知名度不够,其他几个指标看起来比较合理,所以要提高知名度。B产品知名度很高,但是偏爱度和尝试率都较低,问题显然是产品不能打动目标消费群体,或者因为竞争过于激烈市场被瓜分了。C产品知名度与偏爱度都很高,但是尝试率较低,问题可能出在销售渠道不畅,也可能是生产能力不足,供不应求,失去市场机会。D产品知名度和尝试率都很高,但是偏爱度较低,说明产品可能不对路,人们尝试过之后感到与期望值有差距,或者认为价值与价格不相符。E产品当然是理想的结果,各项指标都非常好。总而言之,忠诚度与知名度,偏爱度和尝试率当中最低的指标相关,只要有一个指标低,忠诚度就低。
所以说一个企业不能占有全部市场的原因是上述四个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市场份额概念的具体体现,因为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可以用下列方法来计算:
一次性消费产品:
          购买意愿   实际购买
市场份额=知名度  X      X 
          知名度    购买意愿
          偏      尝试率 

重复消费产品: 
         购买意愿    初次购买    长期购买 
市场份额=知名度 X       X        X 
         知名度     购买意愿    初次购买
         偏爱度     尝试率     忠诚度

即使三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是10%,但是原因可能大不相同。以一次性消
费产品为例,不难看出其差别。重复消费的产品只是多一个忠诚度而已。
A:10%= 100% X 100% X 10%, 尝试率问题
B: 10% = 10% X 100% X 100%,知名度问题
C: 10% = 100% X 10% X100%,偏爱度问题
可见企业的市场份额如果偏低,不能一味地通过提高知名度来解决,因为知名度只是影响市场份额的一个参数,只有明白了影响本企业市场份额的全部4个因素之后,才能判断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当然要明白4个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用户调查,数据分析,资料整理等等。高建华
 市场营销 不战而胜 高建华 营销部 不战 衡量 连载 业绩 营销 部门 如何 市场

扩展阅读

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哨,部门联动”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舆情吹哨,部门联动”这个提法是笔者根据网络舆情治理的特点,借鉴“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提出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模式。先解释一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作者:沈志勇详情


舆情应对:遭遇网络暴力,个人如何处置?8月1日20时38分,在“经历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之后”,河南周口57岁的女妇产科医生,从工作单位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坠楼之

  作者:沈志勇详情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