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外资对华技术转移:成功还是失败

 1035



图 1,中国产业升级路径


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轿车产业的发展,完整的体现了这一过程。中国的汽车企业,最初利用劳动力的优势,重点发展相对劳动密集型的“整车组装”领域;随着资金的不断积累,发展了属于资本相对密集的“零部件产业”。并最终凭借外资企业的不断技术转移,开展自我的技术研发,并朝着独立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中国诸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也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以华为为例,该公司曾在2003、2004和2007年,分别与3Com、诺-西(Nokia-Siemens)和赛门铁克(Symantec)建立合资公司。高铁领域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CNR),也分别与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Siemens)和法国阿里斯通(Alstrom)建立了合资企业。

在汽车行业中,几乎所有的主流外资汽车企业都与中国企业建立了合资公司,极大的协助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但也受到了巨大的质疑。中国汽车企业最早开始对外合资,但现今中国汽车市场依然被国外品牌所把持,中国车企的独立研发能力依然低下,这些都受到了巨大的质疑。一些研究者和舆论甚至认为,中国的“以市场换技术”策略是失败的;外方获得了市场,但中方依旧没有得到技术。

从90年代至今中国高铁、电信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看,这个过程既是外资不断技术转移的过程,也是中国企业不断国际化,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外资向中国进行技术转移,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的步骤。首先,中国开放并扩大国内市场,从而吸引外资企业进入。第二,外资利用其技术优势,中方利用人力资源、本土化的优势,建立合资企业。第三,在合资企业中产生互动,通过技术购买或授权,以及人员流动、技术援助等,发生技术转移。第四,获得技术的本土企业,开展独立研发,走向全球市场。

2000年之后,中国企业单独进行国际化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强的阻力;在2008年之后,通过合资企业的方式走向全球市场成为了新的动向。2004年开始,联想(Lenovo)、TCL等中国企业试图通过收购外资品牌和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却很难成功。但汽车业中,上汽集团(SAIC)与通用汽车(GM)通过共同设立合资企业将中国研发的车型销往印度,开启了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有一个新方式。中国的高铁、电信设备等接连获得海外订单、拓展全球市场的案例则说明,只有先获得相应技术,才可以被全球市场所接受。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以“低成本”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更加获得全球青睐。通过与沃尔沃(Volvo)合资并吸收相应技术,2009年山东临工(SDLG)的建筑机械设备通过沃尔沃的渠道进入全球的中低端市场,其中挖掘机销量首超2000台,增长160%。综合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中国未来重要的增长点,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观察中国企业是如何获得技术,并获得自我发展是非常需要的。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将不断转型:即不断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着重“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从外资企业中获得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劳动力人口增长的停滞,将迫使中国经济转型。2011年4月公布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劳动力人口将稳定在9亿左右;而2013年,劳动力人口则开始下降,2020年之后会快速下降。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中国必须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技术产业,来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浪潮。

而在十二五规划中,汽车业也是未来将要大力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在除“新能源汽车”之外,其他三个新兴产业也与汽车业高度相关,分别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因此,通过深入考察汽车产业,研究中国企业的技术获得(Technology Acquirment)的渠道和方式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的互动,以及政策制定者对产业和宏观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本文将以中国的汽车业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外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转移,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在技术复杂、规模巨大的汽车业中,外资企业是通过何种方式展开技术转移的。外资企业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是如何帮助中国企业的?他们的压力与动力是哪些?中方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过程中,是如何发展自己的企业与产业的?技术获得
 汽车业 对华 外资 转移 失败 汽车 成功 还是 技术

扩展阅读

是一锤定音还是一片批评?从“官方通报”看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官方通报成为有关部门回应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官方通报的内容不仅通报了事情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

  作者:沈志勇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9月2日,成都车展正式开幕,110个汽车品牌齐聚巴蜀,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已然成为一个观察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了。实际上,众多汽车厂商都在寻找未来行业发展的进路。2016“汽车营销4.0时代”高峰论

  作者:刘东明详情


汽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繁荣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品牌营销逐渐成熟和完善,互联网正在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汽车行业崭露头角,汽车行业在网络营销,尤其是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24年8月22日—8月24日,姜上泉导师在北京主讲第244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建材、宇通客车、建龙集团、中国铁路物资股份、中国远大集团、中航物资装备等多家500强企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第十三届)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暨2024(第十一届)全国渠道服务转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举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经济商业模式的推动,数字化在零售行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作者:杨建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