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集团2005年经营策略方案

  文件类别:管理战略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22K

  下载次数:150

  所需积分:4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某汽车集团2005年经营策略方案

目 录
一、2004年汽车业的回顾 2
一、汽车行业的整体走势和特点分析 2
二、江淮汽车经营情况和特点分析 5
三、基本判断和结论 13
二、汽车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4
一、宏观经济政策对汽车业的影响 14
二、消费者心理预期对汽车业的影响 16
三、05年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对江淮汽车的作用 18
四、存在的机会和困难 18
三、2005年汽车业的前景判断 20
一、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及可能出现的调整分析 20
二、2005年汽车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1
(一)宏观经济对汽车业的影响 21
(二)汽车业发展趋势预测 22
三、相关汽车生产、消费的政策的不断完善,将促进汽车业健康发展 23
四、消费观念变化和消费升级可能出现的机会 24
1、MPV代替轻客 24
2、微卡部分替代农用车 24
3、轻卡升级 25
4、重卡长途物流运输在成本上的优势 25
四、江淮汽车的经营策略 26
一、在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并继续深耕细作 26
二、培养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作为利润增长点 27
三、坚持走质量效益型成长道路,全面推行精益生产,成本领先战略 28


本报告包括"前瞻性陈述"。除历史事实陈述外,所有本公司预计或期待未来可能或即将发生的业务活动、事件或发展动态的陈述(包括但不限于预测、目标、估计及经营计划)都属于前瞻性陈述。受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实际结果或发展趋势可能会与这些前瞻性陈述出现重大差异。这些可变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价格波动、实际需求、汇率变动、市场份额、工业竞争、环境风险、法律、财政和监管变化、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条件、政治风险、项目延期、项目审批、成本估算及其他非本公司可控制的风险和因素。声明,本公司今后没有义务或责任对今日作出的任何前瞻性陈述进行更新。
一、2004年汽车业的回顾
2004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作为与国民经济休戚相关的汽车消费,受到的不利影响是肯定的,但我们分析认为,宏观调控只是2004年汽车市场振荡的导火索,其最根本的影响来自于汽车行业本身结构性调整需要。
首先,国内汽车市场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并不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04年汽车市场发展的曲折表明市场经济规律正在发生自我调节作用,属于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调整,其通过包括产品类型、产品价格、竞争者优胜劣汰等全方位的调整,使中国的汽车市场逐渐步入理性的发展范畴。从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
其次,通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整个汽车业正在发生着巨变,因此可以说2004年是汽车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年。一方面,汽车供需发生转折,初显供过于求态势;另一方面,汽车市场发生转折,产品内容的丰富导致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在这样的前提下,原先的价格体系被打破,价格竞争成为企业重新瓜分市场的主要手段,新的汽车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一、汽车行业的整体走势和特点分析
2004年1-11月全国汽车累计产量466.5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23%;累计销量458.33万辆,同比增长16.81%。预计2004年全国汽车生产量可望达到510万辆左右。2004年作为汽车业的转折年,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增速下降,但仍为较高水平
2004年汽车业增速与02、03年相比已大幅度下降,但2004年1~11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6.38%和16.81%,而目前国内GDP仅增长9%,世界汽车产量平均增幅仅为2%~3%,表明中国汽车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增幅。
(二)汽车降价频繁,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手段
汽车业垄断格局刚被打破,新的价格体系尚未建立的特殊时期,价格竞争成为必然。2004年作为汽车业的转折年,降价的范围之广、幅度之大、次数之多均创历史纪录,几乎所有的国产轿车价格均有所下降。
(三)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2004年汽车降价和钢铁、能源等原材料涨价使汽车企业利润受到挤压,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四)汽车业细分领域差异较大
1、轿车是增长主体。

2004年1~11月份9个车型汽车产量
2、三大车型中,产销量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载货车,其次是轿车。

3、汽车各细分车型累计产销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重型卡车,增长幅度达到45.8%,其次是大型客车,达到42.7%。
2004年1-11月各类车型销售累计增长(%)

二、江淮汽车经营情况和特点分析
2004年公司产销量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主打产品分别走在细分市场的前端:瑞风MPV市场占有率居第二,并成为中端MPV(主要是大MPV)细分市场领头羊;轻型货车跃居行业第二,处于第二军团的领导位置;客车底盘仍旧连续保持行业第一。
1、经营情况
2004年1-12月销售汽车及底盘:127287辆,同比增长34.7%
其中 轻 卡: 80168辆,同比增长47%
底 盘: 22670辆,同比下降9.1%
商务车:24277辆,同比增长69.17%
发动机:1.16万辆
出 口:3000多辆
(1)瑞风MPV
2004年1-11月全国MPV销量同比增长29.9%,瑞风MPV销量同比增长72.4%,居MPV行业增速第一,远远高于细分行业平均水平。

纵向比较:瑞风自03年6月份降价以来,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均上了一个台阶,在2004年整个汽车行业高开低走的大形势下,瑞风受整个汽车行业的约束,月销量探高后平缓下降,一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仍然维持在相对销售高位,公司在10月底降价后,效应比较明显,月销量有所回升,并超过去年同期水平,12月份销售超过2200台。

横向比较,MPV市场分类如下:
大型高档 大型中档 中型
别克GL8奥德赛起亚嘉华东南菱绅 瑞风风行阁瑞斯宝龙 普力马毕加索途安
目前,大型高档MPV以别克GL8与奥德赛为代表,起亚嘉华与东南菱绅为今年6月份才上市的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都极为有限;大型中档以江淮瑞风为代表,事实上东风风行属于中低档MPV;中型MPV 以普力马为代表。
整体来看,MPV市场增长最快的是瑞风,其次是风行,并瓜分了奥德赛、别克GL8、普利马等的市场,分别位居市场占有率第二、第三的位置,别克GL8虽然仍然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但在降价的基础上仍然降低了3%的市场占有率。由于瑞风、风行的快速成长以及嘉华、菱绅及途安等的加盟,竞争进一步加剧,但并未阻止MPV市场的进一步集中,由于瑞风MPV的大MPV中端产品的市场定位,导致其尚未遇到真正的竞争对手,有限的对手和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定位,保证了瑞风MPV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步形成。
作为同一竞争级别的别克GL8远远领先于奥德赛,同时瑞风远远领先于风行。作为MPV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品牌,别克GL8与瑞风不断你追我赶,争夺月销量第一,瑞风一度曾五个月份领先于别克GL8,成为月销量冠军。04年底瑞风的降价和新车型的推出等活动效果尚未完全反映。
(2)轻卡
2004年1-11月轻卡销量同比增长18.7%,江淮轻卡销量同比增长46.5%,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在成熟区域因其优越的性能价格比以50%以上的再购率位居行业之首。江淮轻卡以卓越的性价比创造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以优质性价比,即"稍高的价格,很高的质量"取信于用户,市场效果非常良好,目前,轻卡市场中JAC品牌具有较高美誉度和忠诚度。
目前轻卡市场处于比较成熟的完全竞争状态,竞争品种齐全,毛利率较低。江淮轻卡于2003年4月底完成收购,以其优越的性价比和过硬的质量,立刻显现效益,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已经位居行业排名第二。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对市场把握和销售策略上,江淮对轻卡的驾驭能力都非常强。当04年价格战波及轻卡之时,JAC没有跟风降价,而是进行了一场卡车人性化的技术革命--轻卡轿车化,着力提高产品品质。在优化车身造型、提高承载性的同时,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新概念、高品质的轻卡在市场亮相后,订单纷至沓来,市场反映非常良好。
与03年相比,04年各轻卡生产企业苦乐不均,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剧,福田、江淮、凯马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其余老牌生产厂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东风、江铃、庆铃等。
JAC轻卡的国外市场也越来越宽,2004年轻卡出口位居轻卡行业之首,遍布中东、北非、南美、东南亚等地近20个国家和地区。
(3)底盘
中轻型客车底盘是公司的起家产品,连续数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但近年来增长有所乏力,一方面,近年中轻型客车市场发展速度低于轿车及商用车,造成底盘市场增长乏力;另一方面,下游改装车企业升级为整车制造企业,自己生产底盘,客车底盘市场需求有所下滑。
公司03年底盘销售同比下降20.48%,04年同比下降9%,表明公司采取遏制客车底盘的销售颓势的措施,已经初显成效。

2、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公司2004年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60.91亿元、利润总额3.53亿元、净利润2.36亿元、经营活

某汽车集团2005年经营策略方案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